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750】

紅樓夢小說獎 前後屆得主相見 駱以軍:30歲世代寫作 台灣比大陸強

內容
紅樓夢小說獎 前後屆得主相見 駱以軍:30歲世代寫作 台灣比大陸強
    * 2010-09-18
    * 中國時報
    * 【林欣誼/台北報導】
     與台灣文壇關係深厚的莫言,昨天受邀來台與台灣小說家駱以軍進行對談。駱以軍今年以《西夏旅館》獲得第三屆「紅樓夢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莫言則是紅樓夢獎的上一屆得主。駱以軍今天將到香港領獎,從莫言手上獲得這個獎。

     兩人在典禮前提前在台北相會,駱以軍說,從莫言手中領獎對他來說意義非凡,「莫言教導了我,小說的盡頭是沒有邊界的,敘事的遠處是無比豐饒無比自由。」

     莫言創作力旺盛,曾創下四十三天寫就四十餘萬字《生死疲勞》的記錄。他年初曾說自己下一部小說可能是戰爭小說,也可能是言情小說,也會力求形式上的突破。但莫言幽默地說,他不會出版談寫作的書,「因為我這人沒有文化,沒讀過什麼書。」他也自稱卅歲以後,從沒讀完過一本書,並對駱以軍坦承:「你的《西夏旅館》我只讀了三分之一。」但他對齊邦媛的《巨流河》特別讚賞。

     談到對台灣文學的情感,莫言自述早年深受朱西甯、段彩華、司馬中原等作家影響。「比起大陸經過十年的破壞與傳統斷裂,台灣儒家文化的根沒斷。我們閉關封鎖的時候,台灣恰好是吸收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高峰時期,所以台灣在文學技巧、語言、現代性方面是強於大陸作家的。」

     但他肯定大陸文學自改革開放後快速發展和進步,莫言認為,「大陸的作家筆下體現的命運感,比台灣要強。」對此,駱以軍則回應:「我認為卅歲世代的寫作,台灣作家比大陸更強!」

     駱以軍說,他從廿多歲開始讀莫言,莫言筆下人物讓他受震撼,「歷史這麼殘酷地踐踏蹂躪,他們還是可以元氣淋漓地站起來。」他認為寫出《蛙》之後的莫言,已進入薩伊德所說的「晚期風格」,「不容易理解,但藝術性更複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