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836】

古蹟醫生林大緯--《慢城臺北:古蹟達人帶你看歷史建築、逛老街》

內容
古蹟醫生林大緯--《慢城臺北:古蹟達人帶你看歷史建築、逛老街》
    * 2010-10-03
    * 中國時報新聞速報
    * 【林欣誼】
     古蹟就像是一座城市的老靈魂,象徵歷史與文化的厚度,也體現了古早生活的氣味。然而,古蹟不死,卻會逐漸凋零,在文化資產保存意識逐漸發展的現代,古蹟修復工作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因此在建築領域中,便有了一批以古蹟修復為主的專業人士,林大緯就是其中一員。

     「古蹟修復是在做什麼的?」林大緯笑說,這是很多人聽到他的工作時的第一個反應。為了向大家解釋他所熱愛的這份工作,他在2007年成立「古蹟與狗」部落格,把讀者帶進他古蹟工地的現場,並用自己的角度導覽古蹟,圖文並茂,吸引許多古蹟愛好者,成了屢屢獲獎的熱門部落格。

     近日,林大緯推出《慢城臺北:古蹟達人帶你看歷史建築、逛老街》(夏日),依據台北捷運路線介紹台北22座經典古蹟,並穿插部分他參與修復的過程,以工地實務經驗融合理論知識,提供一套平易近人的古蹟欣賞指南。

     最愛背著相機跑工地

     林大緯本名林鴻緯,畢業於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系、華梵大學建築所。身材微胖的他充滿行動力,對古蹟的熱誠不可言喻,今年才33歲,便已擁有多年古蹟修復實務經驗。

     他笑稱比起坐在辦公室吹冷氣,他更愛頭頂安全帽、背著相機往工地裡鑽。研究所期間他開始「半工半讀」,跟著學校老師、也是開業建築師徐裕健,參與古蹟修復工作。4年多前他自己創業,至今參與過台北賓館、三峽老街、剝皮寮老街、司法大廈、台大醫院常德街舊館等經典案例。

     林大緯自喻為「建築的醫生」,在部落格上也以「打針」、「去角質」等親切的比喻,代替「灌注」、「洗牆」等工程術語。成天泡在工地的他,有更多時間深入這些古蹟,也曾目睹建築敗壞的慘狀,例如他描述如今躍為熱門景點的剝皮寮,在修復前是一處連他都不敢單獨走進的陰森廢墟,修復過程中,他還曾死裡逃生,只差1公尺就被轟然倒下的老屋給活埋。

     >>燕巢鄉下巡禮的啟蒙

     「從鷹架上看古蹟,跟一般人看的角度很不一樣!」這也是為何他如此熱愛古蹟修復的工作,並特別感謝帶他走上這條路的徐裕健。他說以前徐老師曾指著一面舊牆教他們:「怎麼修牆壁?就是把他當成一幅畫!」當時他在心裡暗自吐槽,如今卻深能體會。

     如今的古蹟達人林大緯,高職時選讀建築科,是因為剛好台北在蓋捷運,讓他對建築這一行特別憧憬。後來他考上樹德科技大學,典型的台北囝仔第一次離家到「偏僻」的高雄鄉間,卻在這裡啟蒙了他對古蹟的熱情,以及建築背後的人文思維。

     他回憶那時在高雄燕巢鄉的一個農村內租屋,課餘時就背著相機遊走附近村莊聚落,在或破舊或傾頹的傳統三合院前,聽農村裡的老人說故事。「第一次發現,講故事原來是個學問,他們口中述說的房子,遠比我在課本上讀到的建築知識要有趣、有人味得多!」

     漸漸地,他愛上了這些帶有滄桑歷史感的建築空間,並嘗試以一種自外於學院、純個人的角度詮釋古蹟。他表示,空間是有歷史和生命的,可能是一種生活形式、一種智慧,或一段故事,而不是大部分人看古蹟時忙著指認:「這是巴洛克風格!那是文藝復興風格!」他有感而發地說:「畢竟,建築的美感不是來自這些分類名詞,古蹟最大的意義也不在建築本身,而是我們後人在這些老建築身上看到什麼、學到什麼,以及我們提出的詮釋。」

     >>剝皮寮保存平民味道

     《慢城台北》就是他以此為初衷催生出來的作品,例如他描述台北賓館中的壁爐,著重的不是樣式風格,而是當初日本人為什麼要在氣候溫暖的台灣蓋壁爐;寫到剝皮寮,他則感性描寫這裡的街屋並不華麗,卻比迪化街、湖口老街的建築,保存著更多平民化的味道。

     平時,林大緯總是告訴人家,古蹟不是用看的,更應該用「摸」的,去感受每一片木頭、每一塊磚的紋理,或者靜靜坐在角落兩個小時,慢慢體會屋瓦隨著陽光角度不同而落下的陰影變化,「這才是建築的價值所在。」因此,他不禁批判現今流行的「古蹟活化」,不該只是在古蹟裡開咖啡館或藝廊,而應結合這個空間既有的歷史;對衝著電影《艋舺》而來的剝皮寮人潮,他更擔憂:「電影熱潮過後,然後呢?」

     雖然政府比過去重視古蹟,但並未投入更多的資源,在時間緊縮、預算有限下,林大緯坦言修復工作很難盡善盡美。不過,即使有挫折,他仍然以理想自勉,他笑說尤其去年剛當爸爸,對古蹟修復事業更多了份使命感,「想到以後我可以指著這些建築對兒子說,這片牆是我修過的,多有意義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