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生命的管理
* 2010-10-03
* 中國時報新聞速報
* 【本報訊】
今年10月,寶瓶文化公司同時推出6位新人作家的作品,稱其為「未來10年,文學長流無法不正視的6個名字。」本刊特以專文,評介此一令人矚目的系列著作。
以《殺鬼》奠定文壇位置的甘耀明,應出版社之邀推薦6冊青年作家小說,6位作者大抵都是文學獎常勝軍。各界對於文學獎功過的討論已多,所以我試圖另找角度切入。
我把國內的文學獎機制,視為一種「生命的管理」(biopolitique)。這個觀念來自法哲傅柯,在日本譯為「生政治」,在台灣且通譯為「生命政治」,是指國家(或其他有力單位)管理老百姓的各種機制。正如許多學人學子所熟知,學校、醫院、軍隊、監獄等等都是用來教化老百姓的生命修成所,把有稜有角的老百姓原料,改造成國家可以運用的現代性身體。且讓我加一筆:文學獎機制正是把各種投稿人吸收入廠,加以編號(每件投稿作者都必須匿名)分類;通過評審認證的參賽者就得以走進/走近文學的現代性殿堂,得獎作品就成為現代性的代表作。
至此我不用「現代文學」,卻故意用「現代性」一詞,是因為我並不是在談狹義的「現代主義」,而是在談現代性(modernity)氛圍中的文化活動。現代性,就是要追求進步,揮別過往︰因為過往是落後的,不進步的。現代性尊尚達爾文主義,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國中分班制度以及奧運比賽,就都是如此);明治維新、中國五四運動、日本在殖民地台灣推行公衛與教育,以及百年來的各國世博與花博,都是現代性的競賽:把不適者改造,甚或淘汰,日本等國才得以擠入現代化國家之林。
想想,為甚麼台灣各縣市各大學都爭相舉辦文學獎?名義上是要鼓勵文學創作風氣,事實上是要為該縣該校賺得「我們很現代,並不落伍」的名聲。
現代性是暴力的,幾十年來各國知識分子(如,熬過二戰的大批歐陸哲學家)都在反省現代性的功過。十幾年來對於國內文學獎的種種零散批評,就屬於反思現代性的混音大合唱。常有評家抱怨,某些文學獎得主或年輕作家的作品集「都是文學獎的氣味,都在投合文學獎評審的口味」──此氣味是甚麼?就是現代化工廠效率量產的罐頭油騷味。
我並無意否定文學獎的貢獻,我也承認現代化國家為不少人民(但不是全部的人口)帶來福利。但我們的確要在各種管理生命的現代化機制之內/之外,尋求另類空間,用來安置被現代化國家或文學獎淘汰的種種生命(含被刷掉的文學獎投稿人口)。
參加文學獎/擔任文學獎評審/為文學獎得主結集出書,我都樂觀其成,也都樂於參與。只不過,我們該承認文學獎機制是不夠的,我們應該走出文學獎的迷魅(並且勸勸文學獎的常勝軍戒掉得獎癖)。甘耀明以大哥的風範集結小師弟師妹結盟出航,讓文學獎得主不致於成為「用過就扔的一次性消耗品」,堪稱功德一件。甘耀明總序流露出對於文學新人的疼惜,以及對於文學市場與文學獎「CP值」的疑慮,值得讓各種文學獎執行者以及文學教育者參考。唯一讓我困惑的小事(也可能是大事)就是:為甚麼要一口氣推出6位作家?這種壯觀(壯觀,是現代性的美學),讓大多數的讀者難以一口氣消化,且可能造成6位作家互相競爭排擠的效應(這種肉搏戰,是現代性達爾文主義的玩法)。如果分成兩波,一波推出3個作家,每個年輕作家就能得到更充分的關愛與尊嚴。
一口氣推出6家,或是分兩次推出,數字並不是真正的重點。我的問題其實是:(文學的)生命的管理,該怎樣拿捏,才可以讓文學場域的蟲魚鳥獸多元並存、休養生息?──管理文學場域,就類同管理動物園,都是生命管理的工作。
生命管理的概念,竟剛好也貫穿這6家的作品。如,徐嘉澤被定位成「力量系」,郭正偉更被定位成「療癒系」。徐為特殊教育教師,其《不熄燈的房》展現了他在身心障礙/弱勢身體文學的心意與潛力。徐既然已有豐富的出版經驗,就不妨朝長篇小說的格局邁進,甚至可以畢飛宇的《推拿》(九歌)為師;否則,《不》只是短篇結集,對讀者和作者來說都不夠過癮。郭的《可是美麗的人(都)死掉了》也與弱勢身體有關;作者自況身受顏面神經末梢痲痺之苦。書中描寫男同志身體(也算是弱勢身體)之處可圈可點,但全書格局與文字雜蔓,可以裁剪整編。
神小風的《少女核》與朱宥勳的《誤遞》都標明是描寫親情之作。誠然,親情是小說中的普遍性(universal)課題,永遠值得寫,永遠有人寫;劉梓潔的《父後七日》風暴說服大眾︰親情跟文化一樣,都是好生意。但寫親情而要在眾多寫手之中出頭,實在不容易。神作可以再壓縮精煉,朱作跟郭作一樣可以再修整。
彭心楺被標示為「靈魂系」,但靈肉唇齒相依,彭的《嬰兒廢棄物》分明在談肉體/屍體。醫病文學/弱勢身體文學從護士角度寫成如此奇觀,叫人拍案。然書中多處讓人強烈聯想日本小說與恐怖電影;作者不妨小心拿捏,讓這些外國影響源為作品加分,而不是扣分。吳柳蓓《移動的裙擺》書名看起來毫不吸引人(我納悶這樣的書名好不好賣),但吳著其實呈現台灣社會熱門但台灣文學尚未充分顧及的課題︰外籍弱勢女性(如越南新娘)在台灣的處境。此書為國內弱勢文學補白,讀了叫人驚豔。
寶瓶的戰術,不免讓人聯想到前例︰王德威推動朱天文《花憶前身》、駱以軍《遣悲懷》等書的重量級作家書系。那個書系完成歷史的階段性任務;藉由甘耀明帶出場的作家群,羽翼未豐,但正因如此,他們的未來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