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1,009】

書人物-張鐵志再寫《時代的噪音》

內容
書人物-張鐵志再寫《時代的噪音》
    * 2010-10-10
    * 中國時報新聞速報
    * 【林欣誼】
     自2004年推出第一本書《聲音與憤怒》(商周)後,張鐵志倏而躍為西方搖滾與反叛文化的代言人,這部原本作為告別自己青春搖滾歲月的作品,也意外開啟了他的書寫旅程。

     在美留學期間,張鐵志又出版記錄美國社運及文化反抗運動的《反叛的凝視》(印刻),近日再交出第3部作品《時代的噪音》(印刻),書寫從鮑伯狄倫到U2等11位西方抗議歌手的生命與理念。

     >>耙梳搖滾樂與社會政治關係

     連續3本書都圍繞著西方抗議音樂,張鐵志坦言很多人覺得他怎麼一直在寫「老梗」,但他理直氣壯地說:「如果自以為完成了一本書,就瞭解一切,可以放棄這領域,那麼只會讓約翰藍儂發笑吧。」

     作家柯裕棻曾描述張鐵志:「他有一顆炙熱的心,一雙清明的眼,還有非常少見的理想性格。」而當他提起筆,這股灼燙的理想熱情便直接展現在文字上。在《時代的噪音》中,他以激昂飽滿的情感,描寫這群以音樂向政治嗆聲的搖滾偶像,貫穿全書的關鍵詞則是自由與解放、勇敢與反叛,以及「搖滾可以改變世界」。

     延續《聲音與憤怒》的基調,他在新書中耙梳搖滾樂發展與社會政治脈絡,熱血描述這些樂手如何以音樂結合左翼精神、社會批判,並經歷個人與時代的決裂與轉折。

     例如他描述60年代的鮑伯狄倫,正處於美國民權運動興起的時代氛圍:「如果戰爭的威脅是遠方隱約的雷聲,那麼追求種族正義的火焰則正燃燒著美國南方。」在紐約中央公園的「草莓園」憑弔30年前被槍殺的藍儂時,他寫下:「1980年那聲槍響雖然讓藍儂本人不會再威脅執政者,卻並不能讓人們停止想像。因為,每一代的年輕人都用不同的方式想像屬於他們的愛與和平。」

     >>發現文藝與革命可以結合

     儘管筆風成熟洗練,張鐵志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六年級生」。他1972年生於台北,台大政治系、政治所一路讀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所博士班,2007年返台,現在一個月要寫10篇專欄文章,同時還在與博士論文「纏鬥」中。

     張鐵志自嘲在文化圈「出道」晚,出版第一本書時很多人都問:「這人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如今,他的名字與搖滾幾乎分不開,但他表示自己學生時不組團、與音樂圈距離遠,連西洋樂啟蒙也不早。他中學時聽空中補給、齊柏林飛船、皇后等相對於鮑伯狄倫較「沒有思想」的搖滾樂,笑說讀建中時,知道高兩屆的學長馬世芳對搖滾很熟,曾經在社團跟他攀談,「但他都沒理我,可見我是個在門外的人。」

     大學時,他則掙扎於要當「文藝青年」還是「知識青年」,後來他選擇後者,投身學運,參與反高學費、黨政軍退出三台、反性騷擾等社運議題,但同時又在創辦刊物中「偷渡」他喜愛的王家衛電影與搖滾樂等等。

     「參與學運時那股想要改變社會的激情,影響了我現在的寫作,出版《聲音與憤怒》後,我發現文藝與革命其實可以結合。」回顧有如「食蟻獸」般瘋狂吸取知識的大學時代,他拼命讀書、認真剪報,一路追隨景仰的人,便是身兼小說家與評論者的楊照,這也隱隱影響了他在後來的寫作中,以政經學術背景融合抒情文學的筆法。

     >>評論健筆縱橫兩岸三地

     如今,張鐵志的文章見諸中港台媒體,橫跨時事評論、音樂與文化觀察,成了近年迅速竄起的評論健筆。他頻繁往來兩岸三地的經驗,也為華文讀者提供了互相參照的視野。

     連續出版3部論述西方搖滾歷史的力作後,很多人期待,張鐵志是否也將為台灣本土搖滾作傳?對此他肯定地說:「我最大的渴望,就是為台灣歌手唱過的歌,寫出下一本書。畢竟,在我90年代聽音樂的歷程中,台灣搖滾是我最深刻的經驗。」近年來,他也受邀採訪過不少音樂人、參與策畫人權搖滾節等結合社會議題的活動,將從音樂中獲得的感動化為行動。

     他回憶大學時,曾跟著尚未走紅的伍佰、林強、陳明章跑live house,在這些小場地中感受音樂現場的魔力,這波「新台語歌」浪潮,也被他視為台灣最重要的音樂革命。因此,未來他計畫要以人物採訪、報導文學的方式,書寫台灣搖滾如何介入時代,這也是與以資料為基礎的西方搖滾史書寫最不同的地方。

     除了台灣搖滾之外,張鐵志計畫中的下一本書,還有時論結集與文學散文等等。至今仍相信「文學可以改變社會」的張鐵志,滿懷熱血地笑說:「我每天都有衝動,要開始進行新的寫作計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