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891】

書故事-瘋上雨林的野小子 黃一峰

內容
書故事-瘋上雨林的野小子 黃一峰

    * 2010-10-31
    * 中國時報新聞速報
     踏入黃一峰的工作室,就像闖進一個男孩的「大自然遊戲間」,信手拈來,都是來自原野的呼喚。

     小室裡,不論桌前、窗邊或高高的書櫃上,螳螂、蝗蟲、青蛙、長頸鹿等大大小小的動物造型偶,正擺著各種表情彼此對望。工作的大桌旁,則安放著犀鳥、鱷魚或猩猩的頭骨模型;而一幅幅他用種子、樹葉和毬果做成的立體畫作,也一路從公寓樓梯間延伸到家中……。一點點的綠意和野趣,讓這間台北水泥叢林中的屋子,頓時靈動了起來。

     〉〉旅行婆羅洲雨林20餘次

     35歲的黃一峰戴著眼鏡,身穿迷彩長褲,露出率真的笑容,看起來若不是剛從野外回來,就是正要往叢林裡去。他笑說:「這10年來,我共去了20幾趟婆羅洲雨林,只能說,那真是個讓我為之瘋狂的地方!」

     近日,黃一峰將10年的雨林旅途菁華化為《婆羅洲雨林野瘋狂》(天下遠見),書中收錄近700張攝影圖片和多幅插畫,以繽紛的視覺畫面、熱情洋溢的文字,展現這座物種豐饒的自然樂園。例如他描寫曾經為了拍攝水中蟒蛇「吃鱉」的奇景,差點慘遭攻擊;清晨時突然聽見木屋外傳來斧頭砍樹、尖聲長笑的恐怖怪聲,嚇得他跳下床,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鋼盔冠犀鳥的「起床號」……。

     書中還附贈一張珍貴CD,從「長尾猴的對話」、「胡琴螽蟴小夜曲」到「蛙的奏鳴曲」等15首曲目,都是黃一峰背著錄音設備一路上收集錄下的自然聲音。「因為聲音是婆羅洲雨林最重要的一部分,這是一個24小時都充滿驚喜的地方,尤其夜間行走在雨林裡,各種蟲鳴鳥叫不絕於耳,簡直是個不夜城。」

     他引述當地嚮導的話說,婆羅洲雨林彷彿一座神廟,各種驚奇的景象和聲響,就像在向人們顯現神蹟,「雨林的資源豐富,從走私的蘭花到我們每天在喝的奶精都取自它,但我們對它掠奪這麼多,保護卻這麼少。」

     〉〉投入自然相關的設計工作

     回顧2000年,黃一峰剛從大學畢業,生平第一次出國,便是跟著荒野保護協會的徐仁修到婆羅洲雨林。當時網路資源還不夠多,他出發前留給家人的紙條上寫著:「這是一個北臨南中國海的大島,能查到的資料很少,沒有更詳細訊息……。」頗有蠻荒探險家的雄心壯志。結果那趟旅程不僅讓他從此愛上雨林,也讓美術科班出身的他,決心投入自然相關的設計工作。

     黃一峰畢業於復興美工、景文技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家族中從舅舅到妹妹共出了6個設計師。但他只接自然相關設計案、三天兩頭往雨林跑,收入相對微薄,讓那些設計師親戚們很「看不下去」。「記得有次過年回外婆家,親戚們對我冷嘲熱諷,回程車上我和媽媽便一路哭回家。」

     這段難捱的時間長達5、6年,直到他加入張蕙芬創立的大樹出版社擔任美術設計,情況才好轉。如今在他開朗的臉上,絲毫找不到過去辛酸的痕跡。現在他長期與大樹書系合作,擅長以設計、攝影、插畫記錄自然生態,也常現身於自然講座,熱情分享雨林經驗。

     〉〉感念老師徐仁修的身教

     去年他出版第一部著作《自然野趣DIY》(天下遠見),以深入淺出的圖文帶領讀者進行自然素材創作,獲得不少迴響。《婆羅洲雨林野瘋狂》也是他一手包辦寫作、攝影、編輯、設計,書中不論是令人嘖嘖稱奇的昆蟲擬態、飛蜥蜴的空中跳躍,或各種難得一見的精彩照片與觀察筆記,都是他以10年漫長累積所換來。

     這種耐心和深刻的功夫,正是自然觀察者的最佳寫照,對此黃一峰特別感謝啟蒙老師徐仁修。他回憶當年跟在徐仁修背後背腳架,「老師從不教我怎麼拍,但他讓我看見深刻的自然觀察,就是這句話:沒有跪地哪能聞花香。」

     然而,當「小徒弟」出道後,自然生態書籍的出版市場卻急速萎縮,不免讓黃一峰心生感慨。不過,他強調每位作者在不同階段都有各自的角色,比如他的專長為美術,不以文字見長,因此他努力結合攝影、繪畫、設計,並推廣自然手作教學,也嘗試往繪本發展,開拓自然書籍的多元面向。

     堅持以工作結合興趣,黃一峰終究沒有成為賺進大把銀子的商業設計師,卻在自然設計領域耕耘出成績。雖然這仍不是一條好走的路,但他總是感性地提起許多朋友的幫忙,以及媽媽長年的支持。

     如今,他母親在住家巷口經營20年的餐廳,成了許多自然領域朋友聚會的地方。每天走到店裡吃午餐、晚餐,店裡掛滿他的自然插畫作品,媽媽送上為他特製的餐點,這幅溫馨的母子圖像,想必是默默支撐著黃一峰,最強大而溫暖的一股力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