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695】

久等了 美名家經典《單身》《V》登台

內容
久等了 美名家經典《單身》《V》登台

    * 2010-12-07
    * 中國時報
    * 【林欣誼/台北報導】

     經典永遠迷人,經典閱讀也永遠不嫌晚。台灣近日首度引進美國作家伊薛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六○年代的同志文學經典《單身》及後現代主義作家品瓊(Thomas Pynchon)的代表作《V》,都是等待許久終於在台面世的經典。

     活躍於廿世紀中期的伊薛伍德,一九○四年出生於英國,後定居美國南加州,參與許多好萊塢編劇,最馳名的代表作是《柏林故事》,曾被改編為電影,轟動一時。一九六四年出版的《單身》則是同志文學的先聲之作,這本書的出版年代比美國同志運動史上著名的「石牆事件」還早了五年。那個時代連出櫃這字眼都未出現,風氣保守。近半世紀後,這部作品二○○九年由前GUCCI藝術總監湯姆.福特執導(Tom Ford)改編為電影。

     《單身》以冷靜的筆風,描繪痛失親密愛人的大學教授喬治的一天。從他晨起、如廁、到學校上課、用餐、健身、上酒吧寫到上床睡覺為止,敘事沉緩卻韻味十足。 伊薛伍德透過喬治疏離的眼光刻畫世情,在沉抑的哀傷中,冷淡嘲諷。例如喬治看破鄰居虛假的問候,心知自己在他們眼中只是個「可憐的獨居男人」。他也描寫在學校,沒人知道他同居男友過世:「他們不想知道我的七情六欲、我的腺體、我脖子以下的皮骨臟器。就算我的頭被砍下來,盛盤端進教室講課,他們也無所謂。」

     小說中喬治過世的男友與他相差近廿歲,伊薛伍德的真實人生中,他四十八歲時與十八歲的畫家唐.巴卡迪相戀,直到伊薛伍德逝世為止,兩人發展出卅多年的終生伴侶關係,是備受稱頌的同志愛情典範。伊薛伍德早年也與知名詩人奧登培養出伴侶情誼,兩人曾結伴旅居柏林,邁入他的第一個寫作全盛期,《柏林故事》的前身即在此完成。

     品瓊完成於一九六三年的長篇處女作《V》則是繁複的作品。他以俗弟與模哥兩位主角展開兩條敘事線,模哥執著尋找「V」之謎的過程,衍生成小說最大的謎。V究竟是人、物件還是事件,最終成為難以解答的隱匿象徵。小說斷裂跳接而炫麗的敘事,宛如一座迷宮。

     品瓊一九三七年生於紐約長島,就讀康乃爾大學時曾修過文學大師納博可夫的課,畢業後過著波西米亞式生活,在美國、墨西哥輾轉遷徙,並在這階段完成《V》。他之後陸續出版七部長篇小說,包括富知名的的《萬有引力之虹》及二○○九年的最新小說《固有缺陷》。他的作品常融入冷戰、核戰等歷史事件、刻畫體制下的壓抑,是公認美國最重要的當代小說家之一。

     品瓊行事神祕低調,極少公開露面。一九九○年他與經紀人、老羅斯福總統的曾孫女米蘭妮.傑克森結婚,一九九六年《紐約雜誌》率先報導他出沒於紐約市上西區的消息,並刊出他和兒子的背景照片。隔年CNN在紐約拍攝到他,遭他要求不要播出影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