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系國編劇 《棋王》《傾城》搬上舞台
2010-12-21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身兼教授與作家雙重身分的張系國,近來擱下寫作轉向編劇,整理改編自己寫於七○年代的《棋王》與《傾城之戀》成為舞台劇本。張系國談到近來自己將小說改編成劇作的過程:「我認為那是不同的創作,是新的創作。除了故事主題、精神輪廓與名字相同,講故事的方式與表現方式大不相同,很好玩的!」
今年六十六歲的張系國,長年旅居美國,目前是美國匹茲堡大學電機教授。張系國自十九歲起就開始寫作,是台灣科幻文學的代表人物,已累積有《星雲組曲》、《城:科幻三部曲》、《棋王》、《傾城之戀》等多部作品,並開設「快活林」部落格專欄。《棋王》是他自認最滿意的長篇小說,過去曾改編成電視劇、電影與舞台劇。
《棋王》敘述一位天才小棋手的奇幻遭遇,更描繪台灣七○年代經濟起飛、眾人追名逐利的樣態。一九八七年,在新象文教基金會創辦人許博允邀請下,張系國便和已故作家三毛合作,將《棋王》改編成為音樂歌舞劇,在中華體育館演出。當時請來齊秦、張艾嘉等多位明星主演,加上李泰祥的作曲,聶光炎的舞台設計,堪稱當年藝術與影劇圈的一時之選。
不過,由於製作期太過匆促,張系國當時在演出後曾表示,「這歌舞劇其實不錯,可惜排演太倉促。如果將來有機會,我打算重新整理劇本。」
時隔廿餘年,這個心願終於實現,因為新象明年要重新製作《棋王》。不過,雖說是重製,因為當年的演出劇本與影像資料早已全部散佚,因此張系國重新整理劇本,根本等於從零來過。「資料都沒了當然有點可惜,但就重寫吧,這樣也不會受到舊作牽制。」
不過,張系國如今改寫《棋王》劇本,由於時空背景改變,台灣現代社會與七○年代大不相同,因此內容勢必會有大幅調整。「《棋王》小說描寫的七○年代,台灣經濟剛起飛,跟現在進入比較成熟資本主義社會的台灣很不一樣。但主軸是通過天才小棋手的角度反映社會樣貌,這是不會變動的。」
張系國說,這些年長時間住在國外,但每年總會回台灣三、四次,只要在台灣他都習慣搭公車與捷運,「要過一般人的生活,才會有真實的觀察體會。」他覺得台灣變動太快又太多,光是政治上的變遷就可有很多不同的反映,他考慮寫入劇本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