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736】

《告別的年代》 黎紫書寫到哭

內容

《告別的年代》 黎紫書寫到哭
2010-12-26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天津電話採訪】
     來自馬來西亞的黎紫書,從廿多歲在馬華文壇「奇蹟」崛起至今,已在大

馬、台灣與大陸出版《天國之門》、《簡寫》、《無巧不成書》等書。過去她擅

寫字數精短的短篇與微型小說,語言精準而充滿餘韻;兩年前她下定決心「挑戰

」長篇,近日剛交出第一部長篇小說《告別的年代》。

     「剛交出稿子那瞬間,心情好輕鬆!」黎紫書笑說,沒想到寫作過程「漫

長而痛苦」,甚至出現嚴重的耳鳴、嘔吐等症狀。寫完就像翻過了一個山頭,讓

她終於知道那些她所景仰的長篇小說家們,心中的「憂患」到底是什麼。

     今年卅九歲的黎紫書總自謙是「業餘作家」,她曾在《星洲日報》當了十

多年的記者與主編,目前任職於一家英國慈善機構,工作地點在大陸北京,只能

趁上班之餘的時間寫作。

     《告別的年代》是她給自己的一份功課,需要更高度自律,「過去我像門

外漢,寫作長篇讓我對創作的理解又更進一步。」

     《告別的年代》以「書中書」的後設手法層層包裹。第一層故事中的「杜

麗安」在讀一本叫《告別的年代》的大書,第二層中的「你」則在讀杜麗安的故

事,第三層則揭露了這本書的作者,另一個杜麗安,與評論的「第四人」,在閱

讀迷宮的設計中,揭露小說虛構的本質,以及評論者的荒謬可笑。

     她表示,這幾年來她特別思考作者與讀者的關係,寫作會同時站在讀者的

立場看:「這是我會喜歡的小說嗎?」所以才想在小說中虛構一本不存在的大書

,融入作者、讀者的雙重角色,「雖然後設手法現在看來有點土,卻是最能表現

我的想法的形式。」

     除了對小說本質的探索,《告別的年代》也是黎紫書對童年與家鄉的告別

之書。書中以她的故鄉怡保為背景,藉著小說故事還魂的,則是過去揮之不去的

種種,「老家的街道巷弄,那不能被新學的語言所覆蓋的鄉音,那些經多年書寫

與宣洩後仍排遣不了的驚惶、恐嚇、陰霾與憂傷……。」

     她描述,長篇小說逼得她得更坦白赤裸地面對自己,激動時曾寫到哭出來

,「在我成長經驗中最不愉快、最複雜的情感都來自我父親,寫作時我父親剛好

過世了,彷彿我也藉由這本書,向這些縈繞不去的回憶告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