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1,155】

一個作家的看法--《十個詞彙裡的中國》

內容

一個作家的看法--《十個詞彙裡的中國》
2011-01-09 中國時報新聞速報 【袁瓊瓊(作家)】
     余華的作品一直有強烈的庶民感。這不僅因為他的人物多半是底層的、民間的,也因為他的敘寫之生猛。早期的余華,其生猛顯現為血淋淋的鮮血與死亡。有人評論余華的暴力書寫是「溫熱的血液中帶著冰渣子,一路喀哧喀哧流淌」;這評論極言了余華文字溫度的冷,事實上也反襯了其文字之熱。這看似極冰冷,而其間有某種熱力;或看似極熱,卻又同時無情至級的冰冷,某種程度正是庶民的人生觀和生活態度。

     庶民如草芥,其本能力量大過一切。在面對本能之時,許多作為無法解釋也不需解釋。小說家在寫作時給予註解,但是於那些人物本身,這些註解無意義,既不能使他們生,也不曾使他們死。然則寫作的意義是什麼呢?或許是如同拓碑一樣,把肯定會湮滅的現象重現,而在那些不完全真實,也不完全虛假的圖像中,試圖看到一些存在當時看不出來的什麼。

     《十個詞彙裡的中國》其實便也是某種拓碑。而比之真實的拓碑,其意義虛無,因為余華所描繪的中國,事實上是仍然在變動的圖像。這十個詞彙,與其說是界定了中國,不如說是在界定余華。這十個詞彙,於中國未必是關鍵字,於余華,則顯然是的。

     十個字彙,虛寫中國而實寫余華。余華生於1960年,文革十年正好佔據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從余華過去的作品看,他一直在以文革經驗思索一切。他在十個詞彙中描述的中國,或說他自己,不曾逃脫「18歲出門遠行」以迄的余華,他用對於往事的追憶之眼來觀看中國的現在,其侷限是必然的。儘管他談及網路,談及中國的山寨現象,談及新名詞「忽悠」,重新定義「草根」在中國的意義,但是這些新事象對於余華,依舊不免於是過往的重現或者延續或者放大。

     余華1989年寫過一篇隨筆叫〈什麼是一個作家的看法〉。這篇文字對於所謂「看法」抱著曖昧態度,他引用許多名家的詞句和文字來證明「看法」本身的薄弱。因為「看法」出自人心,會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基本上偏頗,或者短視。而任何一種看法出現,永遠會有另一種看法來反駁它。因此,最終他下了奇妙的結論:「看法」一物,其價值可能在時過景遷之後。當那個看法所依附的「現實」不再是現實時,看法作為語句的獨立性便會浮現出來。「當我們放棄它所有的背景,單純地看待它時,就會發現自己已經被這句話裡奇妙的樂趣所深深吸引,從而忘記了它的看法是否合理。」

     余華自己的這段文字,微妙地正好可以拿來描述《十個詞彙裡的中國》。這個大題目給予整本書某種嚴肅性,然則,以嚴肅的角度來審視,我不以為它涵蓋了中國,甚至不以為它涵蓋了余華。這一本貌似岸然的書,這十個貌似岸然的字彙,包裹的其實是余華自身的小小斷片。

     余華在書前有一段說明,提及這本書將在今年9月出英文版,但是「資料仍然可能變得陳舊,因為中國大陸日新月異。」

     這段簡短說明,某種程度是一種提醒,提醒讀者:中國完全不等同這十個字彙,因為中國日新月異。這個提醒,讓這本非虛構的書回到了近乎虛構的位置,這是作家演繹的中國,與真實中國的距離,也是感受與事實的距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