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848】

書展期間不可錯過的新書(非文學篇)--鑑往探來的年代記

內容

書展期間不可錯過的新書(非文學篇)--鑑往探來的年代記
2011-01-30中國時報新聞速報 【郭光宇】
     這次台北國際書展站在一個頗為有利的制高點上: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開始遠離了,初步的反省寫出來了,其間引起騷動的作品大致也譯出來了。這個不平靜的頭十年,雖然發生了911事件和一連串的天災人禍,但另一方面卻也是網路運作大勢抵定、環保意識化暗為明、各種顛覆觀點見怪不怪的年代。

     向後看與向前看

     《生還者希望你知道的事》(行人)遍訪各大災難的劫餘人士,不但整理出最迫切的求生知識,又指出決定性瞬間最決定性的關鍵:災難人格。這個人格可能與我們認識的自己大相逕庭,卻是生死一線的判官,甚至造就出那些突然出世的救難英雄。

     環保也許是文明本身最棘手的課題,台灣過去幾年最具體而微的衝突,莫過於國光石化所引起的爭議,於是有了《溼地.石化.島嶼想像》(有鹿)這本批判力作。在一個對公義命題逐漸麻木的時代,這本廣蒐各界批評論據的集結作品,實在可以視為公民意識的活化劑。

     在兩岸論述方面,國共兩黨依然是進行式,客觀評斷不易,倒是厚植來日史料的回憶錄大有可為。身經國、共、美、台各種制度的阮銘,以他人生閱歷所寫成的《尋找自由》(玉山社),便是這麼一本寫給未來的回憶錄。而李劼的《百年風雨》(允晨)則提出「從五四到六四」這樣一條極富張力的脈絡,直搗中國在目前榮景下越來越刻不容緩的課題:自由思想與獨立人格的培養。

     來自中國內部的批判聲音至今仍屬奢侈品,因此許知遠的《極權的誘惑》(八旗)就顯得尤其可貴。這位中生代的觀察家入世而冷靜,默默記下一己的反省,相較於檯面上敲鑼打鼓的文化批判,幾乎有種苔蘚般的低調與生機。

     新公民舊教材

     如果言論自由是中國的當務之急,那麼台灣就亟待深化民主素養。政治本該是一種充滿抱負的志業,然而在今天的語感裡,它卻更像是厚黑術的同義詞。政治還能有什麼理想?這是漢娜.鄂蘭在《政治的承諾》(左岸)嘗試回答的問題。這本2005年新出土的鄂蘭作品其實寫於50年代,從蘇格拉底一路談到馬克思,或許是她為自己所寫下的思想大綱。

     台灣報紙近來的聲望每下愈況,珍妮.瑪康姆這本20年前的《新聞記者與謀殺犯》(博雅)很可以作為記者上陣前的教材。這個「記者出書判案」的實例,反覆推敲的只有一點:獨家新聞背後的種種陷阱。

     危機四伏的少年網路

     在社群網路大行其道的年代,人氣與隱私正是天平上的兩端。《隱私不保的年代》(博雅)告訴我們,網路發展至今,剛好是個青春期的少年,渾身都是血氣方剛的嚐試和任性。任何在網路上發表的言論和個資,都很可能成為你未來的包袱。谷歌搜索演化為人肉搜索,只是開端而己。

     另外一個懸而未決的疑難則是著作權的爭議。在現行的法律之下,九成的網友都該坐牢,然而這塊灰色地帶卻也可以成為創意的實驗室,這也是《Remix》(大是)這本書為什麼會叫做「重混」的原因。

     詭譎的網路行為,正好可以導入「簡繁性」(Simplexity)這個新概念,這個字也是《世界既簡單又複雜》(漫遊者)的原文標題。書中介紹了這個概念在各領域的應用,也點出了世界過猶不及的本質:許多複雜的事情出奇地簡單,而看似簡單的事情卻複雜得出奇。

     至於徹底擁抱網路的重責大任,這次則落在《紐約時報》首席部落客尼克.比爾頓的頭上。《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行人)每章開頭就是一塊二維條碼,掃描一下就可以把書丟一邊,態度非常數位。所謂的數位移民,指的是網路時代之前出生的人類,之後的人種則叫做數位原民。書中從兔女郎的未來講到「私經濟」的崛起,還不忘提醒外科醫生多打打電玩來訓練手腦協調度,這樣的未來,其實已經是現在。

     換個角度的世界觀

     《歸零與無限》(聯合文學)延伸自北藝大的特殊藝術講座,紀錄了盲人戲劇、跨障別音樂會、口足畫家這些特殊人士的藝術創作。所謂的殘障,不過是一般人的心障。換個角度看,這樣的創作,未嘗不是解脫了特定感官限制後的新世界。

     《胖子的脂肪該被抽稅嗎?》(大寫)同樣來自於一項合作計劃:貝克──波斯納部落格。一位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位是聯邦法官兼學者,兩位輪番上陣,交相批評,從計量角度去分析人類行為,從同志婚姻、器官買賣再談到反式脂肪,除了立論新穎之外,也是不可多得的論證教材。

     生命是由一連串的選擇所組成的,《誰在操縱你的選擇》(漫遊者)就志在破除選擇的迷思。所謂的自由,就在於一種我有多種選擇的感覺。然而選擇並非越多越好,不同的文化也會造就不同的選擇模式,吊詭的是,我們甚至常常自願做出非最佳選擇。

     好萊塢的票房神話則是另一則迷思。《大銀幕後》(遠流)的內容和書名一樣八卦,不過作者立論有據,取得各家片廠視為機密的銷售數字,證實了票房只是小蝦米,電影衍生出來的周邊商品才是真正的大鯨魚。

     不太大的微物誌

     微物史觀是十幾年來發展出來的新文類,在科普領域裡更是一枝獨秀,《種子哪裡來?》(商周)就是最好的樣本之一。生態學家強納森.席佛頓為身負演化大任的種子寫了一本妙趣橫生的傳記,信手捻來的哲思引文,更讓這本書散發出一股森林浴的氛圍。國人在這方面也不遑多讓,伍焜玉教授的《血液的奧祕》(天下遠見)不只是醫學小百科,也是血液的歷史流域圖。

     瑞士記者克里斯多福.納哈特的《麵:全球麵文化現場報導》(博雅),則為這道千古美食寫出了一本文化導覽,從羅馬到東京,從莫斯科到河內,麵勢力不僅征服歐亞大陸,更養出了我們這些現代人。

     巴爾札克1839年的《論現代興奮劑》(聯經),如今也有了譯本,文豪在書中大談之前兩百年間擄獲人類味蕾的五種與奮劑:酒、糖、茶、咖啡及菸。從這些拉拉雜雜的散文裡,最能看得出他寫盡人間的抱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