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581】

沒有雞排的夜市《乞丐的罷工》

內容

沒有雞排的夜市《乞丐的罷工》
2011-02-27 中國時報 【房慧真(作家)】
     在Mike Davis《布滿貧民窟的星球》中提到:「未來的城市,不是像早期都市學家們所想像的那樣,由玻璃和鋼鐵構成,而更多地由粗糙的磚頭、稻草、回收塑料、水泥塊和廢木頭所構成。」貧民窟城市的形成,肇因於新自由主義的貿易政策下,發展中國家或第三世界的自耕農,抵擋不過北美或阿根廷草原大量傾銷的農作物價格,無法再以種田謀生,只好棄鋤封井,大批往城市聚集,以乞討或撿拾破爛維生。

     城市不是變得更新、更好嗎?為什麼這些我們(大多數的中產階級)都看不見?奧運的北京、世博的上海、世界盃的約翰尼斯堡,又或者花博的台北,標誌著進步、現代的大型慶典,也必然伴隨著排拒、賤斥、某種程度的大清洗。被篩漏下來的無用稗類,被拋擲到更外圍更惡劣處任其自生自滅。建造高架橋、快速道路將其隔開,駕著SRV休旅車眼不見為淨地呼嘯而過,不看見、不曾聽聞。

     塞內加爾小說《乞丐的罷工》講的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政府為了發展觀光業而掃蕩乞丐,使其從「觀光客的凝視」中絕跡,成效卓著。但終有一日,主事者發現城內再無拄柺托缽的乞者,方知事態嚴重。沒有暗影,便沒有光明;沒有卑賤,何來神聖?沒有卑微的哀求聲,菩薩如何聞聲救苦?這是畸形發展的M型社會下,一種相為賤斥也必得緊緊依存的恐怖平衡。《乞丐的罷工》沒有過多的文學技巧,卻有簡單素樸的力道,在最後,神聖和卑賤完成了一次精彩的翻轉。

     乞者的遭遇,不是「我們」的命運共同體。然時下的順口溜是:有朝一日不想再看頭家臉色,又無一技之長,不如上街賣雞排去。攤販、夜市同樣也在城市更新、重建的賤斥名單中,看看電影《雞排英雄》,再清楚不過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