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790】

世界書房-在2051年的書吧

內容

世界書房-在2051年的書吧
2011-02-27 中國時報 【郭光宇】
     美國連鎖書店Borders日前聲請破產,未來的實體書店會是何等光景?除了展示新書,也提供個人出版、隨選印刷、二手書、讀書會、寫作班和座談會。實體書店展示的不再只是書的表面,而是書的全部過程。

     在資訊還沒有按幾下就跳出來的年代,書店或文具行曾經像7-11那樣散布在各個角落。這些小型圖書館就是當時的知識綠洲,穿拖鞋去那裡買一份報紙或《電視周刊》,這樣的文化重量並不亞於一本《純粹理性批判》。

     曾幾何時,80年代的熱錢捲起了一股全球併購潮,鄰家書坊一一滅頂,取而代之的是ㄍㄧㄥ得很奢華的連鎖店:原木的書架、藝廊的燈光、有聽沒有到的古典音樂、不時飄過來的咖啡香…。訪客第一次進入,很難不被這樣的殿堂感震懾住,嚇得不敢穿拖鞋了。

     不過那樣的時代又漸漸淡出,夾腳拖成了逛書店最潮的打扮。然而在手機、電子書和平板電腦的夾擊之下,這樣的奢華閱覽室還能存在多久呢?

     瞬間收縮的博德斯

     擁有642家門市的美國第二大連鎖書店博德斯集團(Borders Group),終於在日前聲請破產,一舉關閉200家大型分店,整體規模驟縮30%,預計將於4月重整完畢。儘管博德斯宣稱瘦身之後,仍有可能成為「活力充沛的書籍零售商」,不過似乎只換來業界的冷眼以對。

     博德斯在全盛時期的80年代,曾迫使不少獨立書店關門大吉。只是風水輪流轉,網路書店和電子書異軍突起,博德斯非但錯失先機,還將網路零售拱手交給亞馬遜,等2008年再想扳回一城,大勢已去。博德斯以美國模式經營海外市場,稍有成效便躁進開店,終於導致失血過多;而領導階層頻頻換將,也教下屬無所適從。消費者則批評書店服務不佳,促銷折扣了無誠意,賣相更是一團亂,不少顧客進來買杯咖啡,從架上抽出幾本書和雜誌,翻完了人也不見了,只留下地板或沙發上的一片狼籍。

     看在同業眼裡,這項消息也未必是個利多,即使龍頭老大邦諾書店聞訊之後,也不敢預期今年獲利。邦諾宣佈停發股利準備擴張,不過市場並不買單,股價應聲重挫14%,頗有些唇亡齒寒的肅殺之氣。實體書店的未來一片詭譎,大家似乎也只能且看且走。

     低調轉型的實體書店

     就在大型書店紛紛e化的同時,紐約近幾年卻冒出一批獨立書店,靠著明確的定位和精選店面撐起一片天。獨立書店的市占率雖然只有10%,卻是培育新秀不可或缺的苗圃,比起連鎖書店的痴肥臃腫,尤其顯得身段玲瓏。

     這些書店鎖定的顧客只是附近的居民和上班族,外加一些迷途的旅客,不過卻能以多方經營和精確挑書達到極高的粘性。除了賣書之外,不少店家也兼賣手工卡片或進口民俗藝品。在布魯克林經營「綠光書店」的前藍燈業務代表費亭(Rebecca Fitting)則表示,一家店其實只要提供25,000種圖書就夠了,太多了顧客根本無福消受,「我們把書目縮減到人性的尺度。」

     除此之外,我們身邊的書遲早也會成為二手書,這也意味著閱讀進一步數位化之後,二手書市也可能跟著同步成長,投資型的古董書自然不在話下。事實上,如今不少二手書店已經窗明几淨,經營者又多是愛書人,並不汲汲於追求坪效。備上清茶飲料,辦些小型講座,來日應會出現更多這類茶藝館般的書藝館才是。

     在2051年的書吧

     博德斯成立至今剛好40年,而40年後的書店,又會是什麼樣的光景呢?屆時無線網路早已無所不在,行動電話、電子書和平板電腦完全一機化,手機攤開來就是一張觸控螢幕,資訊傳輸已達無接縫的境界,精神世界不過是一層透明的薄膜。

     然而人類DNA卻不會進化得那麼快,紙本的觸感和書城的氛圍依舊帶給我們無可取代的安心感。未來實體書店的最大賣點,可能就是這樣全方位的空間:它不但是新書展示場,也提供個人出版和隨選印刷服務,二手書、讀書會、寫作班、座談會應有盡有。實體書店展示的不再只是書的表面,而是書的全部過程。

     到了2051年,盯著螢幕看累了,不妨去書吧走一趟!點杯拿鐵和鬆餅,看看成排成排的書,順便回想一下我們這些還算看了一點書的人的一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