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1,063】

遇見「剛剛好」的張曼娟

內容

遇見「剛剛好」的張曼娟
2011/03/01 
【聯合新聞網/文/葉姿岑】


民國100年,對你而言有什麼意義?對作家張曼娟來說,這是她降落地球第五十個年頭,也是她寫作生涯走過25年。三月中旬,皇冠文化將推出張曼娟的散文精選《剛剛好》、小說精選《煙花渡口》,在這特別的一年,重讀著這些故事,對張曼娟以及她的讀者而言,都是一個充滿回憶的精采回顧,像是張曼娟曾寫過的:「你快要忘記我,而我就來了」。

成名要趁早 《海水正藍》一炮而紅

拿張愛玲名句「成名要趁早」套在張曼娟身上就對了。張曼娟早在1985年出版第一本小說《海水正藍》就一炮而紅,這本書締造了超過五十萬本以上的銷售輝煌紀錄,成為台灣當代最長銷與暢銷的小說。3年後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緣起不滅》,三十萬本的再版紀錄,成為台灣史上最暢銷的散文集。外界看她似乎一帆風順,她卻說「走紅的同時也一路承受師長的各種批評,我是點滴在心頭。」校園生力軍張曼娟初試啼聲的成功,也讓出版社開始深入校園挖掘潛力作家,這股「溫柔革命」勢力,讓之後諸如吳淡如等人,同樣循此模式竄起。《海水正藍》的成功,對張曼娟個人及華文文壇,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就這樣一路寫呀寫,張曼娟當然知道自己能寫愛寫,同時寫作收入可以支持她的生活,但除此之外她沒有其他任何感覺。直至1999年921地震發生,她才真正領悟到寫作之於她的重要性。

寫作,畢生最在意的事

那年他替香港的刊物寫專欄,921地震發生後,全台灣陷於緊張混亂的情境,很多地方斷水斷電。當大家人心惶惶地說著這個城市似乎就要崩毀,張曼娟當然也對地震感到相當害怕,但大小餘震不斷發生的同時,她仍伏案努力寫稿,此時她心中最掛心的是要準時交出專欄文章,並想辦法到有供電的地方傳稿。她終於明白寫作對於她,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她畢生最在意的事,「就算世界快要毀滅了,我仍會寫到最後一刻。」
 
而以前的作家只管把書寫好,氣味相投的讀者自然會被吸引。現在不同了,年輕世代跟著網路成長,他們在網上看文章、在網上與朋友交談、在網上找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為了與讀者多交流,這一年來張曼娟也陸續開通了自己的部落格、臉書、微博等介面,身兼多職的張曼娟還要抽空寫這些,她卻不以為辛苦,她說寫部落格感覺自己像個導演,你可以自行調整版面、文字圖片編排;而微博,你得想辦法將想表達的事用短短140字說完,並要能吸引網友目光,這實在是一個有趣的挑戰。張曼娟覺得,做這些事不單單只是與讀者互動,持續發文,其實是一種意志力的展現。

寫作、教書之外,張曼娟也曾是寫詞人,過去她幫歌手張清芳寫了「等待」與「感情生活」兩張專輯的歌詞及文案,讓張清芳成功轉型;目前她還身兼(廣播)節目主持人、編書者。這麼多的身份,若無法兼顧會如何取捨?張曼娟說,「我是個喜愛分享的人,教學是啟發、是經驗分享傳承,寫作則是創作情緒的分享,這兩件事,我會持續做下去。」


追求「剛剛好」的幸福感

而寫過許多動人愛情故事的張曼娟,自己對於愛情的看法又是如何?張曼娟說,不管社會變得多進步,愛情卻似乎沒有進化,人們總是陷於愛與不愛、信任與背叛的迴圈。


從前的她可以為愛走天涯,但現在的她要的是一種安定的幸福感,不需要很多甜言蜜語,不必愛得死去活來,看到他不是臉紅心跳、而是一種淡淡的、「剛剛好」的幸福感。如同她在新書的自序所說的,「我的世界有點小,卻是剛剛好。剛剛好,遇見最美好。」 
 

相關連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