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704】

《尋路中國》美國客筆下中國浮世繪

內容

《尋路中國》美國客筆下中國浮世繪
2011-04-01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二○○一年一個在中國待了五年的美國人決定去考中國駕照,理由是:「比起在瞌睡中路過一個個省分,只有坐在方向盤前能讓他保持清醒。」於是,那一年起,他開著一台租來的吉普車,從北京沿著長城開到了甘肅青海,又往西到了河北、陝西、山西、內蒙古等地,多年來深入內地的見聞,化為他筆下新作《尋路中國》。

     作者何偉(Peter Hessler)一九六九年生於美國,畢業於牛津大學英國文學研究所,自一九九六年起長居中國。他最早隨美國和平隊組織到四川涪陵擔任教師,後來成為《紐約客》、《國家地理雜誌》的撰稿人。《尋路中國》是他繼《消失中的江城》、《甲骨文》後,「中國三部曲」的完結篇。

     《尋路中國》彷彿一部公路小說。寫他沿著長城尋訪過去的邊防城鎮,以及他在河北三岔村莊居住兩年的經歷,描繪這個沒落小村如何因汽車潮和旅遊熱重新繁榮。

     他不用論述來剖析,取而代之的是故事與觀察。像他描繪經過河北農村時,體驗到在鋪滿稻穀的路上前進的滋味 農民就是用這個方法,讓經過的汽車輪胎幫忙碾穀子,「不停車的收割。」他與人民接觸,鄉村政治的運作瞭若指掌,交出一部中國浮世繪。
沿著公路探看變動中的中國
2011-04-03 中國時報 李根芳 (台灣師大翻譯所副教授)
     別被這部書厚達五百多頁的篇幅嚇到,只要起了頭,你會忍不住跟著作者旅行到天涯海角。從考中國駕照開始,他可以從筆試題目的多重選項,看到實際路況,如「當超越其他車輛時,司機應該:a.從左邊超越。b.從右邊超越。c.看情況從任意一邊超越。」錯誤答案恰恰是常見交通行為的寫照。你就明白這一趟七百多哩的旅程是如何具有挑戰性了。

     來自最早以標準化生產線製造汽車、公路系統最具特色的國度,能說流利中文、16歲就能開車的美國作家何偉,成了在21世紀初見證中國如何轉型的最佳嚮導。自90年代末,中國的公路幹線工程就是「面向未來」的重點計畫,單單高速公路就由4771公里增加到2.52萬公里。2009年,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產銷國。

     除此之外,「1990年至2002年期間,6600萬農民失去了他們的土地」,他們能到哪兒去呢?在中國,無時無刻都可以看見無數的人在移動,每年春節前後那巨大到令人無法想像的返鄉民工潮,正是這急遽變遷的中國社會所創造出來的另一個奇觀。

     何偉的文字不聳動,也不激情。我在閱讀時,內心隱隱浮現出兩種潛文本。一方面是歷來外國旅者在中國的遊記,遠自13世紀的馬可孛羅、近至1980年代的保羅.索魯;另一方面則是中國人自己對這巨大變動所做的分析調查,如吳曉波的《激盪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陳桂棣、春桃的《中國農民調查報告》。乍看之下這兩類作品似乎並不相干,但正是在這樣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對比之中,突顯了這部作品的獨到及迷人之處。

     馬可孛羅據稱是最早將東西行旅行諸文字,留下記錄傳諸於世的旅遊作家。保羅.索魯則在中國改革開放不久,刻意選擇以火車為交通工具,目標在「根著於地」,長時間、近距離觀察這個曾以「天下」或「四海」來描繪帝國版圖的大國。他的遊記裡充斥著與沿途邂逅偶遇的中國人民的對話,生動捕捉了人物速寫的趣味。

     那麼到了21世紀,在另一位美國旅者何偉眼中,變動中的中國又是什麼模樣呢?《尋路中國》的第一部是「城牆」。何偉取得中國駕照後,從北京租了一輛「城市特別版」車款的中國自產吉普車,展開追逐長城之旅。他所使用的地圖是中國地圖出版社發行的《中國汽車司機地圖冊》,「大部分路都沒有標注名稱。高速公路是粗的紫色動脈,國道是穿梭大城市間的紅色靜脈,省道是細一點的紅色,而縣道和鄉鎮道路更小一些,像蜿蜒穿過偏遠地區的微血管。」這樣的譬喻點出了大陸作為「世界工廠」,是如何靠著這些大大小小的經濟血脈來運送物資及人力,新城市的生命被創造出來,舊鄉村的命運被終結或改寫。

     第二部和第三部的標題分別是「鄉村」和「工廠」,呼應了英文原著副標題「從農村到工廠的中國行旅」。代表古老歷史捍衛防守心態的長城湮沒於荒煙漫草間,一條條對外開放的公路接二連三陸續開通。以工業化生產做為經濟動能,似乎是這13億人口無法逆轉的趨勢,新富階級或許引領風騷,但更多的是流離失所,對環境生態及個人健康的種種威脅。何偉看到了吳曉波和陳桂棣、春桃所描述的變動,讓我們窺見這些中下階層的努力存活,隨著這波浪潮起伏,畢竟他們也沒有太多別的選擇。制度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此書勾勒的世界仍閃耀著人性的光輝與尊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