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945】

周末書房/散文的範本--《古聖》與《詩人》

內容

周末書房/散文的範本--《古聖》與《詩人》
 
【聯合報╱凌性傑】 2011.04.30
 
推薦書:余秋雨散文《古聖》、《詩人》(爾雅出版)
 
余秋雨的歷史文化大散文向來沉鬱厚重,以長篇敘事見長。《文化苦旅》、《山居筆記》讓我們知道,原來現代散文可以這麼寫。他用文史材料作為敘事基底,偶爾穿插個人感喟與體悟,形成一種特殊的風格。那種緣情而綺靡的筆調,使他的作品流露出飽滿的詩意。為了讓更多普通讀者親近文學、認識歷史,余秋雨推出圖文版文化散文套書。這套新書預計分六冊出版,《古聖》與《詩人》兩冊是系列作品的第一批。

第一冊《古聖》從黃帝開始談起,試圖探討中華文化的基因。他追問著,什麼是華夏文明?什麼又是炎黃子孫?余秋雨繼承了以人為本的歷史傳統,敘寫古聖與先賢的事蹟,並且藉由這種方式找到那最遙遠的自己。從傳說寫到歷史,從文獻紀錄寫到甲骨文物,讓我們看見典型在夙昔與各家學說的精要。他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這四則神話,論證華夏文明的集體人格。而先秦諸子豐富多元的思考模式,仍深深影響著後代。不管是〈古道西風〉的老子、孔子,或是〈黑色的光亮〉的墨子,還是〈稷下〉的百家爭鳴,都有著一股清明的智慧,形成思想史上的幾個基本命題。

第二冊《詩人》,開頭就揭示〈詩人是什麼〉,從屈原的文化地位寫起。如果《詩經》告訴了我們什麼是詩,那麼《楚辭》裡的屈原則標誌了什麼是詩人。屈原創造了一套象徵與比喻系統,映射出強大又脆弱的自我。〈歷史的母本〉談司馬遷與他的《史記》,一個受過宮刑的男人,如何寫出無韻之「離騷」。〈叢林邊的那一家〉論曹操父子,〈千古絕響〉談阮籍與嵇康,〈重山間的田園〉寫陶淵明,余秋雨往往以傳記式的考察起筆,同時提供深刻的作品分析。這種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的詮釋方式,很容易引起共鳴,作為文學知識的普通讀本確實相當適合。

這兩本書以圖像搭配文字,版面調整得清爽舒朗,閱讀起來更加從容。原本沉重的寫作主題,或許可以因為這樣的出版形式顯得容易親近一些。文學書行銷不易的年代,為了找到更多讀者,作家與出版社還真是費了不少功夫。我很期待,這一套書出齊之後,可以是一部簡明的文化史。余秋雨的書寫技巧,才是歷史文化散文變得更有看頭的關鍵。司馬遷的歷史散文想到達的境界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余秋雨想必也是如此。《史記》取材豐富、考證翔實、體例完整,以其當代語言記述古代史料,又於敘述中夾帶批評褒貶。

余秋雨推崇《史記》,以此為散文的範本。《史記》雄深雅健、善敘事理,在歷史敘事中寄託個人的生命情志。余秋雨取法於此,一路寫來自是生動而有趣味。《古聖》與《詩人》寫到的人格典型,給予當代一種美好的參照。讀歷史可以讓我們洞若觀火,知道過去與現在,更有智慧的走向未來。歷史散文的精采,正在視野與格局。學識、才氣高下有別,寫出來的作品當然不一樣。

至於散文美學的追求,余秋雨說:「散文的範本應該比尋常散文開闊得多,才能擺脫瑣碎技巧而獲得宏大神韻。」這正是在《古聖》與《詩人》中力圖呈現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