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887】

世界 書 房-一旦出錯的回憶錄

內容

世界 書 房-一旦出錯的回憶錄
2011-04-30 中國時報 【郭光宇】
     很少有美德像誠實這麼惹人厭,以致於我們每天都要撒上好幾次的謊。專家提出來的數據更是把人逮個正著:在10分鐘的對話裡,60%的人至少會扯一次謊,平均每個人會製造2.92個不正確資訊(Robert Feldman)!

     在社會化的過程中,說謊早就成為不擇地皆可出的反射動作、社交的潤滑劑。大部分的小謊也沒什麼惡意,既能保護隱私,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做點面子給別人和自己,何樂而不謊呢?

     何況這裡頭還有介於謊言和真相之間的不正確資訊,或者說主觀認定。就在這條中間地帶裡,最近爆出了一場震驚出版界的羅生門。

     瑕可掩瑜的慈善事業

     《三杯茶》(馬可孛羅)為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女童興學的理念,感動了成千上萬的讀者,作者之一的葛瑞格.摩頓森也善用這份聲名,成立了「中亞協會」,將理想付諸實踐。

     不過兩個星期之前,美國CBS電台新聞節目《60分鐘》提出3點質疑:摩頓森其實是在攀登世界第二高峰功敗落難一年之後,才聽說《三杯茶》中那個救他倖免於難並啟發他興學之念的小村落;作者自述1996年在巴基斯坦西北遭塔利班綁架,不過塔利班當時並未在該地活動;中亞協會2009年所募得的捐款裡,只有41%被用來興建學校,部份經費甚至被挪來推銷摩頓森的兩本著作。

     消息一出,摩頓森並沒有即時出面滅火,只是對支持者發表聲明,強調書中資訊無誤,不過又貼心地為不同看法提出解釋,反而削弱了自己的立場。中亞協會宣稱摩頓森罹患缺氧症,最近心壁又診斷出破洞,待健康好轉後會出面澄清。而出版社出面緩頰時表示「會和作者仔細重審內容」,等於投下不信任票。蒙大拿州的檢署則決定對中亞協會展開調查……。

     傳記的曖昧度

     「三杯茶事件」越演越烈,癥結就出在慈善事業這塊招牌,簡直隔海呼應了國內關於紅十字會「分段捐款」的質疑,公益團體真要引以為戒了。

     撇開慈善不談,這裡也還有些行規值得注意一下。原則上,自傳或傳記之所以稱「傳」,就是要對歷史負責,容不得半點造假(雖然歷史本身很可能就是最大的謊言)。不過如果冠上「回憶錄」的話,轉圜空間就大多了,而且經過主觀感情的折射,多少也帶點私小說的煽情成份。

     至於作者為了戲劇性而刻意添油加醋,幾乎所有自傳都難逃這樣的誘惑,差別只在於事態大小或揭發與否而已。像《與狼共存》(木馬)的作者米夏.狄芳絲卡2008年就跳出來自首:書中躲避納粹而與一群野狼共同生活的情節完全是捏造的,因為她分不清楚「幻想與現實」。弗雷(James Frey)自曝嗑藥歷程的暢銷傳記《百萬小碎片》(A Million Little Pieces),也被踢爆偽造或「美化」犯罪記錄,逼得出版社不得不出面道歉。更離奇的還有樂若依(J. T. LeRoy)這位藥蟲、男妓、變裝皇后作家,只是他並不存在,而是由蘿拉.艾伯特一手創造出來的,艾伯特甚至還請她的朋友冒充樂若依接受訪問……。

     真相也許只有一個,但每個人的感覺和形諸語言的敘述,卻可以很紛紜、很曖昧。作家造假的天性,從我們身上就看得一清二楚:小到層出不窮的「小三風波」,大到政府和政府之間的「各自表述」,都不過是「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的顯影而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