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的是生命,還是利益?
2011-04-30 中國時報 【徐立義(中原大學物理系副教授)】
海拉細胞指的是第一個體外培養成功而「長生不死」的人類細胞株,來自美國婦女海莉耶塔.拉克斯子宮頸上的癌細胞。60年來,癌症與病毒研究、原子彈效應的奧祕、試管嬰兒、基因複製等醫學重要發展,都曾受益於海拉細胞,醫技產業更據此造就了數十億美元的產值。
從16歲第一次聽到這名字,作者便開始追蹤海拉細胞背後的故事。這是一本非典型科普書,除了科學,還有背後的人文與道德議題。
從科學觀點來看,體外培養的細胞,經過幾十次的有機分裂後,不朽的只剩下帶有遺傳訊息的DNA。作為兩面刃的海拉細胞,其實也汙染了實驗室其他的細胞。每月有三百多篇與海拉細胞相關的論文;每年也造成數百萬美元的損失。
本書的另一重點,在於生物醫學背後的商業化過程。醫療研究中的藥物與檢驗,都是商業化後才有可能,而在研發過程中,都需要大眾的細胞或組織作為樣本。回想筆者父親在癌末時,醫師曾詢問是否能取得組織切片,用作研究。最後細胞去了何處?大概沒人知道。
而作為「幾百年來最重要的醫學物質」,拉克斯的家人不僅完全沒有享受到海拉細胞帶來的利益,不死的海拉細胞對後代反而是一種折磨。拉克斯一家是典型美國南方黑人家庭,生長於受歧視的50年代;受過高中教育,不太懂「其非典型的組織可能與癌症的反常惡性表現有關」是什麼意思(你懂嗎?);生活貧困,但信仰虔誠。設身處地想:聽到母親細胞活了下來,拉克斯的子女會有什麼反應?作者貼近觀察拉克斯之女黛博拉,在面對真相的過程中,她唯一的依靠來自宗教;她努力閱讀科學文章,希望下一代能受更好的教育,好弄懂一切。這是人性的部份,不該是科學家口中的迷信。
想像一下,如果你很窮,醫院願意免費治療,你是否願意將身上有害的細胞,無償供科學研究使用?現實上,沒人在當下就知道你的細胞值不值錢,沒人會因此付費。而在你「知情同意」的情況下,使用你所「捐贈」的細胞,這讓你的細胞(血液亦然)如同在網站輸入個資一樣,永遠都有洩漏個人機密的風險。醫技公司可能向醫院買賣病人組織的使用權,而我們永遠不知情。我們不能買賣自己的器官,但醫院與廠商之間,卻可以交易我們的細胞組織,即使不像《別讓我走》(商周)或《姊姊的守護者》(台灣商務)書中主角般無助,卻也沒太多的自主權。
看完本書,讀者也許會發現,行內的科學家對於這類問題,常常跟你我想的不一樣──至少跟拉克斯家人想的不一樣*。舉例而言,科學家反而希望自己的細胞能替代海拉細胞,用於研究而不求回報。而霍普金斯醫院與從海拉細胞得到好處的科學家們,想從拉克斯的子女抽血,卻沒想過給其家人應有的對待。醫學研究的商業化無可避免,但如果研究員的白袍下,穿著企業家的西裝時,科學家還是我們想像的科學家嗎?
這本書是不是打著科學反科學?讀者可自行評斷。「科學不是社會的最高價值」。讀完本書之後,可以想想科學家說的做的,是否侵犯了你的身體?如果你的基因未經同意,被科學家拿去申請專利時,你會怎麼想?**「道德規範並不會妨礙科學進展……商業化才會。」書中提到的這點,耐人尋味。
*可參考生理學家潘震澤於本報「觀念平台」發表的〈真有不朽的生命?〉
●http://bit.ly/hi4ian
**今年4月國內爆發基因研究專利的爭議,讀者可由網路搜尋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