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我想要建立這樣的家--《好空間:把家人連結起來的住宅隔間術》
2011-05-21 中國時報 【蕭亦芝(文字工作者)】
如果我們在街頭進行市調,只問一個簡單的問題:「你希望自己的『家』是什麼樣子?」答案可能有千百種:坐在客廳可以看到淡水河夕照、一家十口可以圍坐的大餐桌、有按摩浴缸的大浴室加上獨立的更衣間,或是峇里島風、地中海風、法式宮廷風這些房地產廣告上很常見,卻不具有任何辨識意義的字眼。但是,當這些「心理需求」落實到實質的購買行為上,會有什麼轉變呢?你必然聽過一個很殘酷的笑話,挑選房地產的三大要件是……location、location、location!
住宅設計是每一個建築系學生必然要面對的題目,通常安排在較低年級,剛剛開始進入專業訓練的階段。有時候,當所有人把圖面一字排開,猛然一看,真會有種不知自己身在何處的錯覺──有歐洲的、美國的、日本的住宅平面,當然也少不了各家建築大師作品的影子,端看學生作設計之前參考的是哪些雜誌書籍,或是誰的作品集。或許你想問,參考品質好到可以登上專業雜誌、編成作品集的住宅,會有什麼問題?
問題出在,住得舒服的才是好房子。
把北歐的玻璃盒子搬到墾丁,視野絕對好得無人能及,但如果不裝上強力冷氣,誰住得下去?或者把峇里島的villa搬進台北市,要配多少保全系統,才能像度假一般放鬆安心?不舉這麼極端的例子,換幾個一般人可能都會面臨的問題:家庭成員是不是一回到家就鑽進各自的房間裡,彼此的交流僅止於打招呼?風水和寬敞的居住空間,到底哪一項比較重要?
《好空間:把家人連結起來的住宅隔間術》就提出了幾大類一般人會面臨、同時的確需要想一想的好問題。作者是建築師,擅長住宅空間規畫,他試著從空間配置的角度,分析家庭成員的互動、居住行為以及相對應的心理現象,譬如樓梯應該設置在家人常聚集的空間(例如客廳)旁邊,尤其避免設置在一進門的地方,這樣孩子回家勢必要跟父母碰面說幾句話,才能進到房間裡;又譬如要減少青少年長時間躲在自己房間的方法,就是不要把孩子的房間佈置得太舒適,尤其不要在每個房間都裝電視。
另外一個單元,對於正在考慮購屋、租屋的讀者,是非常好的提醒:不同生活階段、居住型態所需要的空間是不一樣的,不要輕易相信房地產廣告上的文字,四房兩廳兩衛的格局放在20坪和40坪大的房子裡,空間品質肯定不只兩倍差異。通風採光雖然好像是老生常談,但從老祖先的智慧──風水,到現代建築大師柯比意提倡的建築要素「陽光、空氣、水」,都著意於此,因為它直接影響到居住者的身心健康,當先天的空間條件不佳,冷氣和電燈這類後天補救的效果其實相當有限。
雖然書中所引用的住宅平面都是日本案例,不論是空間配置規則、使用習慣,都和台灣的實際情況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有一整個單元是用日本的漫畫和電視劇中的居家空間作案例分析,可能和台灣讀者有點距離。但作者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不只是期望『我想要這樣的房子』,更要萌發『我想要建立這樣的家』的念頭。」不論你是否同意佐川旭對住宅空間與居住心理的詮釋,重點在於「你」想要的是什麼?空間是需要用心、用身體去感受的,累積的生活經驗越多、思考的層面越廣,就會越清楚你最需要的是什麼,而這也是成熟的建築工作者和二年級建築系學生作住宅設計最大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