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882】

「百年小說研討會」揭幕 喧譁到孤寂 王德威:聽見各種聲音

內容

「百年小說研討會」揭幕 喧譁到孤寂 王德威:聽見各種聲音
2011-05-22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無論是魯迅喚起民心的吶喊,或沈從文以「寧願不寫」表達社會批判,從張愛玲的末世蒼涼,到各種異端酷兒的眾聲喧譁,百年來的華文小說呈現多元面貌。從美國返台的哈佛大學教授王德威,昨日以「喧譁與孤寂」為題發表演講,回顧華文小說百年風華。

     為配合建國一百年,趨勢教育基金會、文訊雜誌等單位合辦的「百年小說研討會」廿一、廿二日在國家圖書館舉行,討論主題涵蓋五四新文學、日治時期台灣文學、鄉土文學、瓊瑤與三毛的女性書寫等,聶華苓與瘂弦、李銳、駱以軍等兩岸三地作家,也在座談會中分享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的經驗。

     王德威認為當代小說發展,可溯及一九○二年梁啟超提出的新小說看法,當時強調文以載道,魯迅也希望藉寫作發出「惡聲」,為日後批判革命的先鋒。百年來有前仆後繼的作家控訴政治、以生命為代價,小說成了暴虐歷史的見證。

     在他們介入社會的同時,晚清的鴛鴦蝴蝶派、武俠小說、到張愛玲以降的瓊瑤等人,則描寫世俗男女的嗔痴愛怨;另一方面,朱天文以「我寫故我在」的純粹精神拋開小說意識形態的包袱,中國大陸的李銳、台灣的舞鶴、香港的董啟章等人,則是以近乎潔癖、極端的孤僻或宗教般的精神,獻身於小說書寫。

     在小說的創作與突破上,他特別標舉王文興的《家變》對五四文學做了最大逆轉,「以激烈的想像力形成一個人的文化大革命。」一九七○、八○年代後,後社會主義嘲諷寓言、國族身分的探索、鄉土烏托邦的追求等,以及原住民、馬華作家都豐富了小說的面向,而如莫言、駱以軍「身軀裡藏滿奇特的想像」,白先勇從《永遠的尹雪豔》到《孽子》的孤寂之聲,都讓我們聽見了來自小說虛構世界的各種聲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