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635】

當傷痛來臨/面臨痛苦,我們都需要有人陪伴…

內容

當傷痛來臨/面臨痛苦,我們都需要有人陪伴…
2011/05/18 
【聯合新聞網/文、圖節錄自寶瓶文化《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
書名: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
作者:蘇絢慧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04月20日 
 
內容介紹:
「從小帶我們長大的爺爺過世了。我跟弟弟在世上沒有家人了……」

「爸爸的工作就快要不保了,我該怎麼對家人交代?」

「怎麼辦?媽媽突然得了癌症,往後小孩子該怎麼辦?」

「哥哥被兵變了,整天失魂落魄的,好擔心他會想不開。」

「妹妹失戀了,因為感情痛苦好久,我該怎麼安慰她、陪她度過呢?」


當傷痛來臨,我們常常感受到不安、無措,這種情緒黑洞不斷拉扯,讓人掩藏起自我真實的模樣與聲音,學會在關係中偽裝自己,不論是裝作沒事或故作堅強;其實,我們想要的只是陪伴而已。

陪伴,是純淨的心靈接觸,情緒共振的狀態,覺察所陪伴的對象的處境,承接住對方心靈的過程。

當你痛,該如何勇敢誠實的面對受傷的自己,向身邊的人吐露心聲?當你身邊的人面臨痛苦,該如何付出不缺席的陪伴關懷?這是一份愛的練習課題,獻給所有在陪伴關係中的人們,重拾人與人之間的關懷能力與連結。

繼《於是,我可以說再見》之後,悲傷療癒專家蘇絢慧,體會正在經歷痛苦、經歷過痛苦、走過痛苦創傷的人們,以心理諮商工作者的身分,帶給陪伴者及被陪伴者最貼心的提醒。本書以十堂課為例,教導我們在面對生命的關卡之際,唯有調整自己有限的視野,理解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以一種輕鬆的姿態豐富生命,才能用愛乘以無限大。

新書內容搶先看:


陪伴的全貌


我們都需要有人陪伴。這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需要來自另一個人的「關照」與「看見」。因著有人為伴同行,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因著有人同行,我們可以暫時卸下武裝與堅強,允許自己軟弱與依靠。

我們都需要被關愛與陪伴,但問題是,該如何安心「依靠」?

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依靠」的經驗往往不是太好,依靠常讓人感到負擔、依靠往往讓人感受到傷害、依靠常落入無能與無尊嚴的地步,依靠,讓人有種不如靠自己就好的心情。

因為難以依靠,我們已經漸漸忘了「陪伴」究竟是什麼感覺。許多人可能很難理解陪伴人的過程不是為了立即解決問題,陪伴,不是一種「給」,而是一種「接」;陪伴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在安心的關係中被接住了,而可以慢慢的接觸自己、理解自己、辨識自己。

我發現,對許多人來說,要能了解陪伴的本質與意涵並不容易,在他人的關注焦點中只有「事」與「是非」,所以花了許多時間評價與判斷事情的對錯,與給出建議,卻無法關注「人」的感受,或是內在想法,與行動背後的許多意義。更不用說到貼近人的心。


陪伴,並不容易


一個人的誕生,具有先天生物基因所具備的基礎,那些氣質與性情,也有後天長時間的環境塑造與教育影響,之所以發展成什麼樣的一個人,其複雜度很高。即便一個母親,生下了她的孩子,朝夕相處,要真能懂她的孩子的性格特質、行為意義、喜惡偏好,一樣需要花時間、花心思的觀察、接觸與了解。更何況要陪伴任何一個在我們生活世界外的他人,限制更大,沒有長久的時間與心思來認識及了解,真的要能看懂與聽懂一個人內在心理各個層次的需求、渴望與用意,實屬不易的事。

也許就是因為很不容易,而人們又越來越沒有時間與缺乏耐性好好認識與了解一個人,於是,各種簡化人內在心理的言論紛紛出籠,再將人的行為簡易劃分為幾類、幾個標準,然後輕易的分別與判斷一個人是這樣那樣。或是一味的強調高道德與高理想的言論,要求人應該奮力擺脫軟弱與負向的形象與感受。

這是最快讓人抓取訊息與處理訊息的做法。現代人每一天的資訊量是古代人的好幾萬倍,若沒有快速又精準的獵取各種知識或訊息的方法,人可能會被嚇人的資訊量淹沒。

過去,人以一輩子真實生活來體驗一種真實人生,而現代,人以資訊來想像與推敲各種生活樣貌。這使我們誤以為只要簡單掌握大標題或結論就足夠,卻對於內涵、過程與細節一無所知。

陪伴,也發生了相似的情況。很多人會說「我陪了他很久」或「我有陪陪家人,試著安慰他」,但可能對陪伴的內涵與如何實踐一無所知,或者,時間確實花了不少,也做了不少事,卻無法共同體會到陪伴的意義,反而形成彼此的心理壓力與重擔。


學會用心靈接觸


許多親子間對陪伴的感受也有極大的落差。有些父母告訴我,在孩子發生挫折後,他們都盡力的在陪孩子、安慰孩子,也希望孩子可以好起來。但當我了解孩子是否接收到父母親的關懷與陪伴時,他們卻搖搖頭說,都是責備與嘮叨,不然就是勸誡與讓他們產生恐懼感、罪惡感與羞愧感的言論。(例如反覆勸告孩子:這種事情都面對不了,是懦弱、是無能,以後怎麼辦?你的人生難道就要停在這裡?)

在那些例子,我看見父母的立場,認為他正給予孩子人生的重要價值觀,及傳遞現實生活經驗的體會。父母當然希望孩子的人生能免於受傷,免於出錯,也希望自己可以教育出好的小孩。但害怕孩子從此就停頓,沒有生存競爭力的恐懼,讓他們內心急切的想要立即解決掉孩子的困境與問題,好讓孩子可以跟上主流價值的生活軌道。

一旦心急,一旦有所恐懼,一旦有強烈的價值觀,與理所當然的定見,那就無法讓心清靜,聆聽另一個人的真實聲音與感受,更不用說能去理解與明白。

陪伴,是一種純淨的心靈接觸,是一種感受對方氣息與情感起伏的共同存在,是需要一份寧靜與沉著,不急著帶對方離開他原有的位置,而是與對方一起感受與觀看他的位置所看出去的景致。陪伴,是一種以對方為主體,自己是淨空狀態的承接與回應。如果是相互陪伴,便需要有互為主體的過程,接受另一方的回應與關注。

很多人以為什麼都不做就是陪伴,或是以為當什麼都無法做的時候,就只能陪伴。陪伴的關係,是一種奧妙的同行,能感受到關愛、真誠、理解在兩人之中來回震盪。你不須掩飾自己,我亦不須急迫承擔;你不須試探或防備我,我亦不須費力費心突破你。我清楚知道,你是你,我是我,你無法成為我,我也無法成為你,你有你的人生風景,我也有我的人生風景,我們此刻交會,凝視著彼此的風景,交流著彼此的經驗。因為這片刻的交流,我們的生命因此都有那麼一點兒不同了。

陪伴的能力是一種無形的內功,關乎到你對「人」的了解,關乎你對行為背後意涵的洞察,關乎你對現象的覺察,也關乎你的人我界限是否拿捏得恰當,更關乎你對生命的態度是否尊重、維護與肯定。陪伴者是透過自己生命累積的豐厚度在承接生命的重,因為豐厚,所以可以接納生命的狀態與變化,知道生命凡事都有一定的時辰運行,不催逼,不延宕,也不阻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