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小心,猩猩就在你身邊
2011-06-11 新聞速報 【邱耀初(東吳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心理學家越來越熱衷於設計一些讓經濟學家傷腦筋的實驗,更有行為經濟學家也「窩裡反」,共襄盛舉加入探討人類「非理性」的心智錯覺。大量來自學界剖析「心智錯覺」的素材,早已成為近年來科普書籍的新寵。
在這些書籍中,與「心智錯覺」類似的詞彙可以是:「非理性」(誰說人是理性的,天下文化)、「心理陷阱」(半斤非八兩,天下文化)、「罪」(記憶七罪,大塊)、「騙子」(住在大腦裡的八個騙子,大塊)。這類跟得上時代的科普書,有些則進一步整合來自「心智錯覺」與「神經科學」的證據,如:《大腦決策手冊》(天下文化)、《投資人的大腦革命》(財信)等。此類書籍的共同特性,是以故事或生活化的型態重述來自心理學、行為經濟學或神經科學等領域的實驗,皆具有一定的生動性與可信度。
人們為了節省200元,會樂意花費20分鐘橫跨幾條馬路,去買原價400元的隨身碟,但可能不願意為了省200元而以相同的腳程購買原價25,200元的電腦。如果消費者認為花費20分鐘可作為省200元的代價,那麼不論購買隨身碟或電腦皆應該去。《小心,別讓思考抄捷徑!》用「捷思」一詞說明人們此類思考的錯覺,這些足以讓經濟學家頭痛的捷思書中處處可見。除此,作者還提出20組心智的錯覺,其中包含直覺、道德、時間、數字、覓食等行為,文中以演化或神經科學的觀點解釋一些匪夷所思的實驗結果。此書頗具新知與實用之功能,應符合對於人類思考偏誤感興趣的讀者。
《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所陳述的錯覺僅有6個,但卻頗具特色,最令人瞠目結舌的案例,來自作者所發展「注意力錯覺」的實驗。作者讓觀眾計算某段影片中球員傳球的次數,過程中突然有隻大猩猩捶著胸大喇喇地穿過球場,結束後,研究者問觀眾:「你有看到一隻大猩猩嗎?」,觀眾答:「一隻什麼?!」。約有半數觀眾對走過眼前將近9秒的猩猩「視而不見」。
這項實驗的精彩之處在於,聽到此實驗的讀者有些打死也不會相信,最好的學習是直接上作者提供的網站親身體驗,亦可在BBC所發行《人類感官:視覺》DVD中見識另一個嶄新的大猩猩實驗影片。「大猩猩」的威力現已滲透至管理領域,《超凡的思維力量》(培生)及《比能力,更要比眼力》(大塊)兩本書皆討論了此實驗,後者還將是否能「發現黑猩猩」作為表現創新、超越困境的能力。說實在,能將實驗設計到顛覆人心且兼具娛樂效果,確實值得象牙塔內的研究者見賢思齊,「大猩猩」一幕能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當之無愧。
以生活案例做為佐證錯覺實驗的書籍成長非常快速,嚴格來說,《小心,別讓思考抄捷徑!》和《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兩書並未突破這類書籍的寫作格局,但卻豐富了我們更多關於「心智錯覺」的實例,而「大猩猩實驗」作者現身說法的第一手資料,短期內應難有類似書籍可以超越。兩本書的作者皆希望將有限的錯覺案例統整在全書中,這應難以實現。稱為「心智錯覺」的案例被詬病之處,即在於單一理論或許可解釋個別實驗,但要提出能統整這系列錯覺的理論卻是困難的,同時還有哪些錯覺會被發現也沒人說得準。這些錯覺案例在書中的順序並非如此絕對,讀者對哪章感興趣就看哪章也無不可。作者們總心存善意,希望能改善讀者的心智錯覺,但即使小心找到身邊的大猩猩,難保不會「抓龜走鱉」。因為若能校正的,則不稱為錯覺;若是錯覺,就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