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1,003】

書 人物-在不斷拆哪的中國李政亮吃飯、呼吸與觀察

內容

書 人物-在不斷拆哪的中國李政亮吃飯、呼吸與觀察
2011-07-16 中國時報 林欣誼(本報記者)
     關於正在崛起的中國,我們已經有太多來自西方、甚至日本的解讀書籍,從《中國大趨勢》(天下遠見)、《中國怎麼想?》(行人)、《當十億中國人一起跳》(天下雜誌),到加藤嘉一的《愛國賊》(大塊),從西方學者對中國勢力的吹捧,到中國知識分子許知遠對政權的批判反省,但身在台灣,卻似乎找不到屬於我們的視角。

     自2000年起定居中國11年的台灣學者李政亮,正好補足了這個缺口。在新書《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夏日)中,他不僅以學者嚴謹的思考,為我們解讀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與流行文化等現象,更以實地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諸如就醫送紅包、如何為小孩搶進名校等市民生存的「潛規則」。

     見證台灣看待大陸的轉變

     對於中國的描述,用李政亮自己的話說是:「我不想當啦啦隊,也不要悲憤控訴,我覺得日常生活才是真正的戰場。」

     今年41歲的李政亮畢業於台大三研所(現改名國發所),2000年前至北京大學修讀哲學博士,論文研究的是華語電影,畢業後曾旅居巴黎兩年,目前定居北京,任教於天津南開大學傳播系。

     李政亮平易近人,談起大陸各種現象不禁雙眼發亮,但在知識分子的語言背後,他帶著的不是由高往下審視的優越感,更多的是在其中打滾的好奇與探索。他笑說,以前台灣朋友聽到他在大陸求學,總投以「莫名其妙」的狐疑眼光,這幾年卻開始很有興趣地問他關於大陸的一切。「所以,這11年來,我不止見證大陸的劇烈變化,也發現台灣看待大陸的眼光扭轉。」

     與中國大眾一同呼吸、吃飯

     而他又是基於什麼考量,在大家都還「看不起」大陸時,毅然前往留學呢?身為五年級後段班,李政亮自述受到1980年代以來本土化浪潮的洗禮,「我是台灣人」的概念根深蒂固,但研究所畢業後一趟大陸旅遊,讓他驚覺大陸的變化,醒悟我們應該鬆綁長年來對「台灣/大陸」國族符號認同的框架。「我們必須建立起台灣的中國觀、日本觀,甚至韓國觀等等,否則所謂的台灣主體性只是封閉的。」

     他比喻雖然自己成長在台灣轉型期,但當時年紀與知識不足以去梳理其脈絡,有種「揮棒落空」的感覺。因此這次他決定把握中國的轉型期,到那裡親身參與觀察,先是求學、研究,然後與大陸妻子結婚、工作定居下來,偶然間變成了「與中國大眾一同呼吸、吃飯、喝茶、搭車、讀書」的小市民。

     因為「市民」的身分,讓李政亮的觀察從學術的政經分析,轉而走進庶民生活現場。2009年他出版的《走進都會中國》(夏日),便從個人經驗出發,並以「China」的諧音「拆哪」,描述從生活到思想都在「拆哪拆哪」的變動中國。《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為前書的延續,分為流行文化、國族想像、日常生活三部份,他以「萬花筒」比喻讓人驚豔、疑惑又無法理解的中國景象,而他就是帶我們走進民間細微脈動的,那個定睛凝視的鏡頭。

     帶點距離觀看變動的中國

     書中,他以馮小剛那些宣揚「成功人士」、「志願精神」的電影故事,解釋了「主旋律」與「主流」這個帶有政治宣傳意味的弔詭詞彙,也從

     《圈套》、《杜拉拉升職記》等職場小說的暢銷,描繪中產階級上班族的處境,並對台灣始終不懂的「韓寒旋風」,提供精準的說明與分析。

     他談千絲萬縷的中日關係、台灣與香港的中國想像,也談中國富人移民潮反映出的人民失望。因為進入大學任教,他的觀察觸角也廣及大學教育亂象。他提出「錢權當道」的社會中,制度運作瀕臨危機,「在幼稚園與醫院門口大排長龍等著登記入學與就診的人們,便說明著基層教育與醫療資源的嚴重不足」。

     如今回過頭看,李政亮坦言過去10年始終面向「未知」,兩岸關係的變化,造就他許多難以預料的際遇。例如剛從北大畢業時,他因台籍身分難以進入學術圈,直到4年前才順利取得大學教職。經過多年的生活經驗、加上評論登上權威的《讀書》雜誌後,他才在大陸逐漸「取得發言權」,原本為台灣讀者而寫的《走進都會中國》一書,在大陸竟也有了零星讀者。

     同時,他也觀察到台灣六、七年級世代對中國的概念已經完全不同。「他們更頻繁在兩岸間移動工作、交友,因此小市民的生活,比如社會正義、政治分配、稅率、健保等問題,會是未來兩岸讀者最關心、也是我最想傳達的部分。」

     在時代的浪潮中,李政亮的「大陸經驗」獨特又複雜,而今年6月台灣開放大陸學歷認證,考慮回台定居的他剛開始冗長的申請流程,不禁又有了新的「荒謬」體驗。「我一直自認觀察者角色,大於批判者。」最後他給自己這樣的定位:「我希望像侯孝賢或小津安二郎的鏡頭,有點距離地觀看這個變動中的中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