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父親柔情 楊照書寫女兒 張大春:簡直是情書
2011-08-07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台灣文壇,有位作家以理性冷靜的評論者形象著稱,但回到家中就變身溫柔父親,每天六點起床幫女兒準備便當、每晚陪女兒睡覺講悄悄話、每日陪女兒練琴分享音樂故事……他就是楊照。在父親節前夕,楊照推出散文集《我想遇見妳的人生》,字句間滿溢對女兒的疼愛和期許。作家好友張大春調侃:「這簡直是一本情書!」
同時,張大春也繼《認得幾個字》後推出續作《送給孩子的字》,介紹三十六個中國字,並穿插與一雙兒女的對話。兩人昨晚同台對談「特別的父親,不一樣的孩子」,平時言詞犀利但談起兒女,鐵漢柔情盡現。
知識份子的父愛有何不同?除了同樣寶貝孩子,還多了份傳承知識的熱情,也流路隱隱的菁英期許。楊照與張大春兩家孩子是青梅竹馬,兩人的女兒都就讀音樂班,在同儕中都屬秀異突出。楊照在書中稱讚女兒才十二歲就能擔綱他鋼琴音樂講座的鋼琴示範;張大春則常引用兒女吐槽他的對話,彷彿對這機伶反應分外包容。
楊照《我想遇見妳的人生》在女兒小學畢業這年出版,他自述談的不外是閱讀、音樂、自然等主題,除了記錄父女倆天南地北的聊天與親密互動,文末還以期許口吻,希望女兒勇於接受挑戰、堅持正確的答案、把交朋友看得比討好老師重要等。
張大春在「教養書」的包裝下偷渡對孩子的寵愛,《送給孩子的字》最引人的是他與孩子的對話,比如五年級的女兒張宜聊到對字的喜惡,大叫:「我不喜歡跟你姓張,你的姓很醜!」兒子張容聽完他解釋「遵」字的意義演變,竟回:「你的問題就是想太多!」
儘管是孩子的冒犯他仍倍感珍惜地說:「我試著保留和孩子們在認字過程中的記憶,也是我最重要的家庭記憶。」
比起這兩人在愛孩子時不忘諄諄教誨,陳浩曾出版《女兒父親》,毫不掩飾他對兩個女兒黏乎乎的感情,還被女兒嘲笑這位老爸最愛撒嬌耍任性。在外流露霸氣形象的龍應台,曾出版與兒子通信的家書《親愛的安德烈》,呈現一個母親與青春期兒子尖銳的對峙與情感掛念;作家小野與女兒李亞合著的對話錄《面對》,則是討論工作、成長、愛情等議題,突顯跨世代的差異與溝通。
張大春、楊照對談教養 周美青當聽眾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11.08.07
「你無法決定要當什麼樣的爸爸,而是被小孩變成什麼樣的爸爸。」作家張大春、楊照都出了親子教養書「送給孩子的字」、「我想遇見妳的人生」;兩人昨天在誠品信義店對談,總統夫人周美青也到場聆聽。
張大春說,這幾天主持廣播節目,每天打電話問一位新手爸爸,最想跟孩子說什麼?幾乎都說「希望你健康快樂」;但許多父親跟他一樣,漸漸「忘掉」最初的心願,會給孩子許多期許和壓力。
「送給孩子的字」是「認得幾個字」的續集,張大春記下教兩個孩子認字的過程與趣事,其中一個「吝」字讓他落淚。他說,未當父親前對孩子的想像是「正直、大方的人」,但教大兒子「吝」字時,要求兒子寫一個不能跟別人分享的東西,兒子寫「我的身體」,禁止他抱。
他一聽大怒,回房寫詞解悶,幾個月後他發現「孩子沒什麼長進,是因為我沒什麼長進」;因為父母太在乎自己的教誨對孩子無益,不也是一種「吝」─「恨收穫者少,惜付出者多」嗎?
楊照說,他很早便設定「該做什麼樣的爸爸」,對女兒有許多想像和期待。女兒兩歲時,他列出好幾項希望她不要做的事,包括「不要倒楣到當總統夫人」。周美青聽了大笑鼓掌。
他說,隨著女兒漸長,發現自己根本無法掌握孩子的方向;依他的想像,女兒應該跟他一樣喜愛文字,女兒卻走向音樂。
「當父母最過癮的的事,是你可以成為她的幫手。」楊照透露,女兒從小一開始,寫作文時總叫他坐在一旁,「我念一句,她寫一句」,這不是教養的好示範,但他很高興當了孩子的幫手。
「父母最好當幫手,不要當指揮官。」楊照認為,後者是兩個生命的衝突,前者則讓你和小孩都得到巨大的滿足。「我想遇見妳的人生」,就是要提醒父母「忘掉當什麼樣的父母,讓小孩決定你會當什麼樣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