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874】

與生病時的自己對話

內容

與生病時的自己對話
2011-08-20 中國時報 【葉宇記(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任)】
     ■親愛的我,你好嗎?思瑀著,心靈工坊文化公司,260元;醫療

     病人的故事,如果是醫療人員書寫,那多半叫個案報告、教案或者大眾衛教;要是由病人書寫自己生病的經驗與相關的疾病歷程,就叫病人誌。病人誌的寫作並不少見,但要類似躁鬱症或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友,以病人誌的方式記錄自己罹病的經驗,確有其相對困難之處。一方面,由於精神病的病程長,在病情不穩定時,病友往往也受疾病的影響而有思考感覺上的扭曲,不容易清楚描述自己的經驗,甚至穩定後回溯生病時的記憶也有缺損;另一方面則是,社會對精神病患者多少仍有「貼標籤」的疑慮,要接受及承認自己罹患精神疾病已不容易,更何況還要把自己的病情公諸於世,書寫本身便需要極大的勇氣。

     由精神病患書寫罹病故事的短文倒也不少,除了網路上的個人刊登,其它多半見諸與精神病友相關的團體或基金會的刊物上。但結構完整而能集結成書的寫作就少了,過去以中文方式出版並且以躁鬱症為主題的書籍大約有:凱.傑米森的《躁鬱之心》、莊桂香的《三種靈魂,我與躁鬱症共處的日子》(皆天下文化),以及張瑜的《蛻變,躁鬱症患者的告白》(華成)。這本《親愛的我,你好嗎?》的出現,印證了臨床醫療上常被忽略的常識:疾病的名稱即使一樣,但是沒有兩個病人是完全一樣的。

     凱.傑米森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臨床心理教授、莊桂香有專業護理的背景,這兩位的文字經過歲月的洗鍊、人生智慧的增長,以及醫療背景的加持,書寫過程是稍微講究故事連貫性的,甚至某些用語與經驗的描述上更接近專業的精確性。相較之下,思瑀則是另外一種典型,文字的組成有時如日記般與自己對話,有時在與朋友或醫師書信的往來中尋找自己,有時則是快意奔放的情感描述。年輕人是不用把自己的故事說得跟成年人一般老成圓滿,而本書的魅力也在於無所隱瞞的直接了當與坦率快意。書中的她,有時敏銳而冷靜地旁觀自己,有時身陷憂鬱彷彿在泥沼之中,有時卻又思想跳躍愛惡分明。如果說,莊桂香是用說故事的筆觸述說躁鬱症的三段故事,思瑀則是直接用文字的張力,帶領讀者感受躁鬱症患者的三面感受。

     本書應是台灣第一本青少年躁鬱症患者的病人誌。青少年躁鬱症患者與一般成年患者的主要核心症狀雖類似,但卻有些特點,一來青少年患者似有更高的機會合併其它精神疾病,如物質濫用、焦慮症狀,或是注意力缺陷等問題。再者,這類患者的自殺危險性高,也往往會以行為問題為表現,讓身旁的人以為他們只是偏差行為或想引人注意而已。

     近幾年來診斷為青少年躁鬱症的患者有增加之勢,一方面可能是大眾較能接受就診精神科,另一方面也是精神醫學界逐漸瞭解躁鬱症,不再僅僅以個人人格的問題來解釋。思瑀在書中描述就醫過程的徬徨,也印證了青少年躁鬱症患者在辨識與治療上的困難之處。特別的是,儘管治療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她與莊桂香似乎都對精神藥物治療的成效抱持肯定的態度,反而對本土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的經驗有所批判。這或許是個別的經驗,但的確值得從事這個領域的相關專業人員思考,面對這一群有特殊需求的求助者時,如何在制度面與專業面上建構更能協助個案的模式。

     病人誌的精采之處,一方面既是病友與自己心靈對話整合的過程,一方面又以過來人之姿,提供閱讀者一個窺探與思考的窗口。巧合的是,這4本躁鬱症的故事都出自女性作家。沒有兩個病人是完全一樣的,以躁鬱症這種男女罹患性別比相當的疾病而言,未來我們似乎還有機會等待男性躁鬱症或老年躁鬱症患者,能說出屬於自己的獨特故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