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1,421】

《我不可告人的鄉愁》林俊穎長篇開奇花

內容

《我不可告人的鄉愁》林俊穎長篇開奇花
2011-09-26 中國時報 【江家華/台北報導】
 
     小說家林俊穎在寫作超過廿年後,推出了首部長篇小說《我不可告人的鄉愁》,以「虛構」貼近身世與故鄉,書中主角一方面眼見都會職場的複雜,另一方面回顧家族之地彰化北斗的悠遠淳美。

     「這是身為小說家的困境,各種形式、題材都有人寫了,最後只能回顧自己的經驗。」林俊穎筆下的斗鎮,寫的是他的故鄉彰化北斗。

     小說橫跨五十年時空,主角是台北建設公司的行銷文案,每天尾隨地產公司闢地建屋,身處現代資本社會掠奪,帶著著焦慮與宿命感。另一線是日治時代的北斗,女主角毛斷(譯自摩登)阿姑看似現代,內心卻封閉。兩段不同時空的故事,都質疑現代化的影響,也都洞悉了人世的癡愚妄想。

     林俊穎在書中章節間來回現代和近代,不僅以地景空間跳接,連語言書寫也有所不同。現代時空,有西方哲學家尼采、馬克思對於理想國的引文描述。過去的時空以林俊穎展現新的台語文書寫面貌,斯文溫雅。他說,以自己的故事與家族史為本而發展這部小說,事實上是虛構的故事,「小說有虛構的特權。」

     一九六○年出生的林俊穎,曾在媒體、廣告公司任職,曾參與作家朱天文、朱天心舉辦的《三三》雜誌晚期活動。朱天心以「不多言」、「不耍帥」,「在一時間匯集的五湖三江好漢們中並不搶眼」形容林俊穎。朱天心更感嘆,早已在八○、九○年代出版過小說的林俊穎,因為與朱天文的寫作相似,因而不夠被注目。直到小說集《善女人》及這次長篇小說《我不可告人的鄉愁》,寫他的童年、他的童年之地,林俊穎終於「開了他獨有的、觀者不得不注目的奇花」。

     他將寫作比喻為「自覺的過程」。他說,因為愛閱讀,他有將佳句記錄下來的習慣,因此回首自己過往的創作,也不免擔心自己對文字過於耽溺。不過,這樣的自覺經過長期的轉化與沉澱,在《我不可告人的鄉愁》已經可以見到寫作手法大為展現成熟面貌。

     林俊穎表示,寫長篇《我不可告人的鄉愁》與之前的小說集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影響了他的寫作紀律。

     「村上春樹以跑步的身心狀態,隱喻長篇小說的寫作所需要的規律、專注和耐性。」林俊穎說,還好他也是個沉悶的處女座,因此養成習慣並不難,「每天以生產兩三百字的狀態前進,我真的寫得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