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903】

這一年,我們慶幸有了賽德克‧巴萊

內容

這一年,我們慶幸有了賽德克‧巴萊
 
【聯合報╱王心瑩、林孜懃】 2011.10.22

魏導希望《賽德克‧巴萊》這樣耗資高昂的大規模嘗試,除了能讓台灣電影建立工業化的一步,也想透過多面向的相關書籍,把整個過程的苦與果、悲與喜記錄下來,期待引發更多的電影火苗……

足以構成「賽德克‧巴萊學」

2010年秋天,歷經十個月艱辛的拍攝期,嘗遍了各種不同程度的焦慮、挫折與憤怒,魏德聖導演在難以置信的「我們……真的殺青了嗎?」疑惑問句中,真的把《賽德克‧巴萊》拍完了。

殺青酒過後,魏導一方面馬不停蹄展開電影的後製工作,一方面也開始與從電影前製期就一路熱血規畫系列書籍的遠流出版仔細討論出書計畫。他希望,《賽德克‧巴萊》這樣耗資高昂的大規模嘗試,除了能讓台灣電影建立工業化的一步,也想透過多面向的相關書籍,把整個過程的苦與果、悲與喜記錄下來,期待引發更多的電影火苗。

這些書與電影拍製過程直接相關的,包括報導幕後花絮的《夢想‧巴萊》、導演赤裸裸告白拍片甘苦的《導演‧巴萊》,以及從幕前到幕後全方位記錄電影各項環節的《電影‧巴萊》。另外也納入當初觸動魏導拍片念頭的《漫畫‧巴萊》、總顧問郭明正揭露電影背後歷史真相的《真相‧巴萊》,以及魏導念茲在茲要讓原住民演員發光發亮、為原住民教育盡一份心力而製作的《本色‧巴萊》演員寫真書。

在當時,除了二十年前便已完成的《漫畫‧巴萊》之外,所有書的內容連個影子都沒有,旁人並不容易想像整個構想的清晰面貌。出版公司及編輯團隊提出這樣一系列電影書的計畫,幾乎就像拍攝一部耗資七億的鉅片一樣,不斷要面對他人的質疑:「出這麼多本書,真的有人會買嗎?」或者:「一部電影出那麼多本書,內容不會重複嗎?」甚至:「電影能不能賣都不知道,何況是講電影的書,還一次出六本?」

然而,編輯團隊讀過《賽德克‧巴萊》部落格豐富的工作日誌,根本就認為,以六本書來記錄這部電影甚至不夠!魏導也認為,這部片觸及的電影工業各個面向,足以構成他口中的「賽德克‧巴萊學」,可以到電影科系開一門課了。於是,編輯團隊的興奮之情,正如同為電影製作音效的杜篤之所說:「難得遇見如此複雜、龐大的挑戰……這裡面所有『誘人』的因素都有!」

游文興出馬,簡直導演上身了!
不過,事先雖做了完善的規畫,落實的過程還是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狀況,深深考驗身為「製作人」的編輯。其中《導演‧巴萊》和《電影‧巴萊》發生的狀況是很有趣的反例。

《導演‧巴萊》最早就鎖定以導演的角度與語氣來寫,最屬意的作者當然是魏導,然而他忙於緊鑼密鼓的後製工作,實在抽不出時間,最後決定由跟隨導演多年的劇組成員游文興出馬,先以錄音方式採訪導演,再化為文字。

不過,一開始的初稿總覺得不像導演說話的口氣,幾經溝通,除了請文興調整寫法,也修改全書的大綱,重新思考整本書的樣貌。

最後,文興整理出以「時間」為軸線的日記式陳述,可以清楚看出導演在這段期間的煎熬歷程,也與系列其他書籍的風格有明顯區分。終於掌握到方向了,大夥都感覺踏實許多,文興也以新的大綱撰寫試稿。這回,所有人看過都說:「這樣就對了!文興簡直導演上身了!」寫順了之後,文興很快將導演的錄音轉化為生動的自述,那麼深刻且直白的敘述,呈現的完全是魏導的真性情。

黃一娟的《電影‧巴萊》編寫十分科學
《電影‧巴萊》的成形過程則完全不同。從一開始,這本書就設定為「筆法帶有人文風格,編輯手法為知識類圖文書」。作者黃一娟是電影拍攝現場的側記,部落格的工作日誌也出自她的手筆,她是撰寫《電影‧巴萊》的不二人選。

剛開始,編輯與一娟花了幾個月時間討論、醞釀,了解哪些部分最重要、最有趣,明確設定每一個單元的篇幅、包含哪些項目,例如每位演員各占幾頁、馬赫坡部落要花多少頁介紹等等。如此一來,一娟就知道要將每個項目的寫作重點放在哪裡,最後完全按照設定一一寫出,可以說是非常科學的編寫方法。唯一的問題是想要介紹的內容太多、有趣的幕後花絮太精采,卻又不想在書中爆太多劇情的雷,如何在有限篇幅內完成,著實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挑選照片是另一大挑戰!

另一項挑戰是劇照和工作照多達一萬五千多張,檔案高達150G!編輯每天身陷於「照片之海」,往往突然想到某段文字可以搭配某個場景,卻像是身處茫茫大海,怎麼找都找不到理想中的那張照片……總之,要讓整部電影的畫面分配到全書不同單元、在最需要說明的地方搭配最恰當的劇照和工作照,成為編輯作業中難度最高、挑戰最大的地方。

如今,手中捧著這些書,也許腦中不時浮現編輯過程的辛苦回憶,但那份苦澀的尾勁是甘美的,慶幸這一年我們有了《賽德克‧巴萊》,慶幸能夠參與這個史無前例的電影書出版計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