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604】

陳芳明書寫12年50萬字台灣新文學史 刻骨銘心的生命書 堅持文學可以超越政治

內容

陳芳明書寫12年50萬字台灣新文學史 刻骨銘心的生命書 堅持文學可以超越政治
2011-11-03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專研台灣文學與歷史的學者陳芳明,經過十二年書寫,累積了近五十萬字,正式出版《台灣新文學史》。他以年代為分緯,順敘了一九二○年至今的台灣文學發展,另以專章表述各年代的文學風格與突破性進程。這是繼一九八七年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一九九八年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後,最受人矚目的台灣文學史作。

     「如果有一個書寫工程可以苦惱十年以上,可以使一位投入者從盛年走到黃昏歲月,而又終於沒有放棄,那一定是刻骨銘心的生命書。」現年六十四歲的陳芳明說,在寫的過程中,「我不知道這部書何時會完成,只知道因為每個人的角度與史觀不同,一定會引來爭論,我在心境上早已準備好──會被丟雞蛋。」

     他說,《台灣新文學史》是一本文學史,不是台灣文學百科全書,也不是台灣文學辭典,「裡頭一定有我的主觀意見與品味看法,我也知道沒有一種史觀可以符合所有審美標準,有掌聲勢必也有拳聲。 」

     陳芳明直言,他以後殖民的史觀為詮釋角度,但他更強調,不可能站在批判反對的立場,就可以完成後殖民的解釋。「台灣文學從殖民體制與戒嚴體制掙脫出來,確實負載累累傷痕,但流血與流淚並不等於文學。就如魯迅所說:恐嚇與辱罵不是戰鬥。」

     他認為真正的後殖民文學,「在於消化歷史上所有的美與醜,把受害經驗轉化成受惠的遺產,以文字技巧與象徵手法提煉成藝術。」

     陳芳明畢業於輔仁大學歷史系、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積累有散文集《風中蘆葦》、《昨夜雪深幾許》,政論集《和平演變在台灣》、詩評集《詩和現實》、文學評論《鞭傷之島》、《典範的追求》等。陳芳明曾參與黨外運動,曾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也曾因政治現實流亡海外。

     因為政治走過顛沛、飽嘗人情冷暖,陳芳明更覺得文學世界的開闊自由與文字力量的豐富深刻。「對比政治世界,文學世界裡所具備的差異性才是民主,文學絕對可以包括政治、干涉政治,但不可以被政治支配,這是文學家基本的藝術態度!」

     整整寫了十二年,陳芳明說,進行這部書最大困難有二,一是台灣文學的豐富性,一是每個作家的定位。陳芳明為了決定誰納進來、誰不進來,一一看完每個作家的作品,使得書寫進度緩慢。「那些公認重要的作家絕不會在書中缺席,但我自己覺得可能有機會再經典化的作家也會列入。」

     關於每個作家的定位,陳芳明不以出生或出道年份為分類,而是以作家受到肯定的時刻為定刻。他舉例,像是朱西甯,早於一九五○年代就寫作反共文學,卻是在一九七○年代後才被正視,又像是施叔青,雖然一九六○年代就開始寫,卻是在移居香港、一九八○年代以後在文壇受到肯定。

     陳芳明在書中更闢有專章,爬梳台灣女詩人與散文家的現代轉折、女性文學的現代意義,以及同志文學、原住民文學等文類,意圖完備整部史作。

     他也談到,身邊許多朋友對現在網路文學頗感憂心,認定這批作家不可能創造出傑出作品。但陳芳明說,自己這本書雖然沒能寫入網路文學,卻不贊同這種悲觀看法。「文學的技巧與形式,永遠隨著時代更新不斷發生變革。白話文運動曾經使傳統保守者痛心疾首,但是經過十餘年的文學革命之後,成熟作品便源源不絕問世。新世代作家不可能偏離網路時代,他們將在虛擬空間寫出具體的新感覺與新語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