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711】

書 評-沒有人跟鸛說發生了什麼事

內容

書 評-沒有人跟鸛說發生了什麼事
2011-11-12 中國時報 【吳明益(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
     我曾在課堂上放過關於車諾比核電廠事件的記錄片,通常這類片子會簡介車諾比的核電機組類型、討論至今未明的失事原因、陳述電廠石棺的製作及後續記錄,然後訪問一些受害者,漸次進入傷痛的深處。

     但閱讀亞歷塞維奇的《車諾比的悲鳴》卻不是如此。這三十幾篇來自隔離區居民、研究者、官員、援助者的訪談,或有果戈里筆下的荒誕、托爾斯泰的關懷,與契訶夫的冷靜,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每篇都一瞬間就把我們拉進情緒的深淵。開篇〈我們是空氣,不是土地〉敘述者是第一批進入災變現場消防員的妻子,她不顧已懷身孕,晚上偷偷跑進醫院陪丈夫,而他已嚴重到會被自己咳出的內臟嗆到,每天早晨皮膚傷痕累累,只因棉被的一道皺折就能傷害他。〈一生寫在門上的人〉則寫一位撤離區的居民想把他公寓的門帶走,因為他父親過世時曾躺在這扇門上,而他成長過程的身高、他子女的身高,也都刻在這扇門上。後來他女兒死了,也躺在這扇門上,直到官方送來一個像裝大洋娃娃的棺木。另一篇中被徵召去隔離區內殺死牲畜的獵人,硬下心腸解決這些不曉得發生什麼事,困在房裡坐在玻璃窗前的貓,與竭誠歡迎人類歸來的狗。一場殺戮後,仍有一隻貴賓犬未死,而此刻他們發的子彈都已打完,沒有人知道該拿這隻想爬出掩埋坑的狗怎麼辦…。

     我無法用「好」、「有文學性」、「詩意」或「殘酷」來評價這本書,它讓我學到的一切語言束手無策。

     如果真的要有所提示,那麼我想這本書的第一個重點是「恐懼」。並不是死亡讓這些人感到恐懼,而是恐懼本身讓人感到恐懼。核災不會在當下殺死你,卻會慢慢藉由摧毀你身上的器官、繁殖的渴望、安全的需求,然後讓未來絕望。核災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未建立的災難經驗,我們知道燙傷得要「沖脫泡蓋送」,我們知道怎麼面對風災、火災,甚至戰爭,就是不知道如何面對核災。我們就像蛇第一次遇到馬路一樣無助,即使是凡事都像受過專業訓練的日本人。我相信正在讀這篇文章的大多數人,連人體可承受的核放射劑量該是多少都不知道。

     書裡的第二個重點是「謊言」。許多人認為,此刻核電廠的安全結構已與1986年的車諾比大不相同,人們處理核災變也更謹慎而有經驗。但福島核災再一次證明,不論是官方或民間單位,遇到這類衝擊性的事件第一個反應就是掩飾,而簡單的謊言斷送的是一群人的人生。媒體將不幸得投入救災的人捧為「英雄」,你會發現這手段與蘇聯政府如出一轍。時過境遷,他們將只被當成「車諾比人」、「福島人」,一個眾人害怕的「新人種」。

     這本書唯一可惜之處,是沒有詳盡的註解去說明文中提及的一些核電詞彙。比方說計算放射物質散發出的劑量單位侖琴(Rontgen),或量化輻射對人體傷害的單位的毫西弗(mSv)、微西弗(μSv),乃至於用來計量「放射性活度」已被貝克(Bq)取代的居里(Ci),都是需要解釋才容易理解的訊息。而一般讀者恐怕也對「銫、鋯、鎘、鈹、硼、鈽」,這些元素在核電的作用與意義感到陌生。雖然這是一部報導式的作品,如果出版社能有周延的譯注相信會更好。

     我以為這本書透過具衝擊力的自述告訴我們,拒絕核電並不是拒絕便宜的電費和經濟進步,拒絕核電是拒絕恐懼,並幫助那些核電人員與政府官員不用說謊,甚至是幫助我們自己不要參與謊言。我們有權利讓自己成為一隻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的「鸛」、知道要求何種未來的「人」,我們有權利「平凡地死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