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893】

不得不搞笑

內容

不得不搞笑
2011-11-12 中國時報 【李桐豪(文字工作者)】
     「拖曳機在烏克蘭扮演的角色很矛盾。昔日,烏克蘭以農立國,唯有機械化方能徹底彰顯農業潛力。但烏克蘭農業機械化的方式卻異常可怕,1917年革命後俄羅斯轉型工業國家,農民湧入城市,為確保充足的農業生產力,史達林徵收鄉間農地形成集體農場,以工廠方式取代小農的小筆土地。拖曳機的出現,即象徵農人私有土地之間的邊界都被拖曳機犁掉了……」 上段文字出自故事中一名八旬烏克蘭老翁之著作。這位二戰後移民英國的老翁並非什麼歷史學者,老翁創作實因他續弦的36歲烏國同鄉嫩妻,婚後竟由賢良淑德的苦情女成了悍婦,日日向他追討名車、華服。兩個本來為錢反目的女兒不得不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老翁置身女人的戰爭,只好遁入故紙堆中研究歷史逃避現實。 家族爭產的故事乍聽老梗,彷彿八點檔劇情(閉上眼睛,想像雷洪石英朱慧珍方馨朗誦台詞的樣子),但這也許是作者最厲害的地方:把最悲哀的事情當作最好笑的事來看待。老翁天工開物似的敷陳拖曳機發展史,乃藉物演義烏克蘭沉重的近代史。

     有人的地方就有階級,老翁大女兒在烏克蘭受過壓迫,但那並不意味著她對新的移民者有更多的憐惜。面對外來者,她們開始強調血統正當性。老翁撰拖曳機史,兩姊妹也開始比對版本不一的家族史,一個家族各自表述,誰都必須躲開那黑暗的核心,擁抱那個對自己最有利的版本度日,故此,這本小說也有了推理故事的本色。身為敘事者的小妹重建家族歷史,發現父親姊姊似乎藏著巨大的祕密,在那她來不及參與的過去,誰都是被害者,同時也是加害者。瘋狂治權的拖曳機犁掉的除了私有土地,還有人性。小說搞笑實為不得不然,若非如此,可能就哭出來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