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難的路和奶奶的菜 寫一本親情的書
2011-11-15 中國時報 【江家華/台北報導】
一張地圖,一本家族口述歷史書,一段祖母因日軍攻打的逃難旅程,促成了紀錄片導演瞿筱葳九十天的流浪。她在七十年後重新走了一趟奶奶當年的逃難路線,交出一本《留味行:她的流亡是我的流浪,以及奶奶的11道菜》,追憶奶奶徐留雲大時代中的身影,以及奶奶漂流五湖四海的食物記憶。
「我們對於身邊最親近的人總是如此,當她跟你說她的故事時,你沒放在心上。等她不在了,反而想去捕捉下來。」瞿筱葳表示,她從小因父母長期旅外工作,和奶奶同住,每逢奶奶下廚,她就在一旁聽著奶奶自述往事,奶奶一邊說當年逃難的故事,也告訴她每道正在烹煮的菜餚背後的故事。
瞿筱威曾經參與製作過紀錄片《台灣人物誌:林懷民》、《台灣人物誌II:黃海岱》,她的父親是學者瞿海源。瞿海源曾與瞿筱威的表姊瞿雅茹出版口述歷史書《烽火歲月下的中國婦女》,記錄徐留雲故事,瞿筱威則決定拿起攝影機來記錄奶奶的食譜故事。
瞿筱葳抱著些贖罪的心情,二○○九年以「重返祖母逃難之路」的企畫,向雲門舞集申請「流浪者計畫」,獲得補助後,她便踏上這為期九十天的流浪之旅,踏上七十年前「祖母逃難之路」,從上海到越南、河口、昆明,到奶奶成婚的四川宜賓,再輾轉來到南京、杭州、上海。
這一路上,瞿筱葳也嘗盡這些地方不同的菜色,包括越南河粉、雲南米線、貴州酸湯鍋、四川花椒、江南點心,試圖從食物中追憶屬於奶奶的味道。
瞿筱葳在這趟旅程中發現,奶奶是上海人,平常下廚的口味,卻穿插著四川的麻辣及江南菜的鹹味。她將這趟旅程寫成書,更挑選出奶奶拿手的十一道菜,編集成食譜故事,收錄名為「無名小黃瓜醃」、「老派生日麵」、「爺爺手工蛋餃」、「還沒煮好時最好吃的紅燒肉」等十一道菜,道道也都是瞿筱葳的最愛。
瞿筱葳表示,某些奶奶拿手菜的起源都是奶奶對上海家鄉的回憶,像「爺爺手工蛋餃」是從上海農家菜演變而來,以蛋、豬肉及大青菜作成的餃子,奶奶當年一邊作菜,一邊回憶丈夫手工做蛋餃,「一個大男人蹲在煤炭爐前小板凳上,一顆一顆蛋餃仔細煎閤攏」,她也因此得以在腦海建構出從未謀面的爺爺樣貌。
另一道地的上海菜「團圓醃篤鮮」,「醃」是醃肉,「篤」是上海話小火慢煨的意思,「鮮」指的是鮮肉,這道菜就是醃肉燉鮮肉,只有過年才吃的年夜湯。這是瞿筱葳對於除夕的珍貴味覺,她總在除夕下午就聞到奶奶下廚,從廚房飄散出醃篤鮮的香氣,一路綿延到午夜。
她對照著地圖及《烽火歲月下的中國婦女》完成旅程。有一天,她到達四川岷江的江邊,回憶到奶奶在此,全靠著爺爺修飛機的微薄薪水度日,將薪水分成三份,三分之一買魚肝油給孩子補身體,三分之一付房租,三分之一買米油鹽醬醋,眼淚掉了下來。
瞿筱葳表示,她踏上旅程時已經卅三歲,奶奶當年逃難的時候才廿一歲。奶奶當年不識字,還是民國成立後的第一批女工,婚前逃難路上靠打零工養自己,結婚後又對家庭盡心盡力照顧,「她有著現代女性難以想像的大無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