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四壯集-王文興,笑了
2011-11-14 中國時報 【馬家輝】
如同楊照所曾說,「周夢蝶曾經是台北最美麗的街景,武昌街上一方小小的書攤,攤上擺了各種詩刊詩集。」
非常遺憾當年沒在武昌街親眼看望過周夢蝶,幸好今天有「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電影,有周夢蝶的身影在其中,終有機會在照片以外得見其臉容得聽其聲音。導演陳傳興說,花了整整八個月時間才說服周夢蝶現身於鏡頭前面,這番苦心,這番努力,觀眾和讀者都感激。
電影裡,周夢蝶的家居日常被拍入鏡,極瘦極瘦的身軀在陰暗的光影裡緩慢移動,不知何故,浮顯了幾分宗教性質的神秘感,令人隱隱覺得鏡頭面前的這位詩人必在心中聽聞某種calling,別人聽不見,唯他獨享,他依隨召喚而行,他自有他的軌跡,只是我們都無法看見。
余光中教授是周夢蝶的老友,來到香港,談及這電影,幽默地說:「周夢蝶這回是犧牲『骨』相了。」
聽者無不捧腹。
這回,終於見到了王文興。傳說中的王文興。
說話和走路果然都如傳說中的慢。緩慢,很慢,非常慢,而且,每個眼神每個動作都似在告訴你,他其實還可以更慢更慢更慢慢慢。
十六七歲時閱讀他的小說「家變」,窩在小房間內,絕對沒本領欣賞文字的音樂美與結構美與符號美,但仍被那反叛的倫理情節深深撼動,只因自身亦正處於反叛年華,於那時候的我,「家」是牢獄的代名詞,「變」則是黑色的美夢遠見; 十六七歲的少年,黑就是美。
直到許多許多年後,出現了「家變六講」一書,記錄了王先生的課堂演講,親自憶述小說背後的藝術心思,我讀了,才算略懂,於是回頭重讀「家變」,在不再反叛也無力反叛的年紀裡,認真地對什麼是「家」什麼是「變」有另一層深思領悟。
王文興此番來港,張艾嘉特地找出她於七十年代購買的老版「家變」請王先生簽名,我也一樣,曾經很努力去找,但只找到後期作品「背海的人」;不由得,半夜裡,坐在客廳沙發上,懊惱嘆氣。
傳說中的王文興,絕少出門,不喜見人,而每回約人或被約見面總習慣提早半小時出現,找個角落,坐下看書,彷彿需要這卅分鐘時間把心情沉澱到最寧靜的境界始可跟人接觸。傳說中的王文興也永遠以襯衫和領帶示人,瘦削的身裁,腰背挺直,用雙肩揹著背包,慢慢地走路,慢慢地說話,能夠只說三個字便絕對不會說四個,而且字與字之間經常是頓了一頓才說出口,每個字都想清想楚才說,比沉重更沉重。
此番在港見到王先生,明白傳說中的一切都是對的,唯一不對的是,傳說中的王文興從來不會笑,臉容繃緊,如木刻的雕像,而這,明顯錯了,不是的,王先生會笑,而且笑得很有感染力。王文興只是不喜亂笑陪笑隨便笑,他的每個笑容都像他寫出來的每個字,都是認認真真。
那天夜裡,在香港的飯宴上,酒酣耳熱,王夫人忽地站起來宣佈,「今日是王文興的七十二歲生日,連他自己都忘了」,大家起立鼓掌,待坐定,輪到王先生站起,舉起酒杯跟大家乾杯,眼睛笑,嘴巴笑,眉毛笑,笑得非常開懷。
日後如果有人替王文興塑像,請記得,請刻劃出王先生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