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1,016】

德意志的毀滅與重生《當貨幣死亡》

內容

德意志的毀滅與重生《當貨幣死亡》
2011-12-10 01:29 中國時報 【鄭政秉(雲科大財金系副教授)】
     2008 年以來,全球陷入了一連串的金融危機,先是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崩盤、華爾街金融巨鱷投資銀行破產,再來是冰島、愛爾籣經濟的瞬間坍塌,接著是無止無盡的歐債危機。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創新與生產力仍在不斷上升的實體經濟,卻輕易地被貪婪的金融遊戲所瓦解?在漫漫無望的等待中,人們渴望知道,過往慘痛的金融悲劇是否有助於療傷止痛,並尋找重生之路?晚近重新出版的《當貨幣死亡》,透過一個更悲傷、更漫長、更複雜的歷史故事,的確能讓我們更平順地看待當前的困境。

     本書的故事主要在描述發生於1918至1923年之間,奧匈帝國的崩潰和德、奧、匈3國人民身處金融風暴痛楚的歷史。相對於當前金融世界的複雜和詭譎,讀者也許會懷疑,由一個已經遠去的年代和和單一金融風暴所構成的故事,是否真的值得一讀?事實上,本書聚焦在歐洲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國家和一段歷史:德意志如何承受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經濟的毀滅,以及如何為未來之再起埋下了伏筆?

     不同於一般歷史慣用的素材,本書以貨幣風暴貫穿眾多的政治與軍事事件,直指升斗小民的苦痛與堅忍。讀者如能耐心細品本書,將可以深入暸解,為什麼凡爾賽合約摧毀了戰敗國的財富,卻無法殲滅德意志的意志力?為什麼法蘭西成功宰殺了德意志的肉身,卻使後者凝結了更強的民族意識?為什麼風起雲湧的共產黨無法主宰西歐,但卻造就了極端狂熱的希特勒?為什麼物價急貶下仇富人群急驟增加,而最終猶太人會成為全德公敵?為什麼馬克已接近死亡,但德國經濟日後還能夠起死回生?

     本書的主角是「通貨膨脹」。在那個金融工具還不甚發達的年代,作者卻能深入剖析,樸實單純的大眾在面臨愈來愈惡化的通貨膨脹襲擊時,如何透過有限的財富工具──如票據、證券、戰爭公債、政府公債、房地產、稅賦及外匯等,以避免財富急遽化為烏有。當然也呈現了那些機巧的投資者,如何透過金融操作,利用災難而致富。

     作者也生動地描述德國政府在巨額的戰?債務下,如何受困於矛盾又無效的徵稅、管制、操作?金、不斷印鈔等經濟政策。但本書最精彩之處在於鞭辟入裡地剖析,通貨膨脹如何羞辱人們的尊嚴、扭曲高尚的舉止、墮落剛正不阿的品德。尤其嚴重的是,通貨膨脹造成的道德沉淪已從貧窮階級逐步擴展到多個階層,最後連上層菁英也無法倖免。令人鼻酸的是,那些謹守道德戒律的高尚人群,在超級通膨的肆虐下,最終多淪為赤貧一族。透過本書,我們才深刻體會到,通貨膨脹不僅僅只是造成財富不公平的重分配,甚至可能導致整個文明的崩潰。

     本書對於德國馬克、奧地利克朗狂跌的前因後果,有著非常纖細的描述。歷史背景出身的作者,對於那時惡性的通貨膨脹如何和軍事、黨派、政治、利益交換等複雜事件的交互影響之刻畫,尤其栩栩如生。不過,閱讀這本譯作時,可能不易體會歐洲媒體對原著的評語:「這美妙的歷史書」、「本書的敘述有其令人信服的流暢」。一方面外國讀者對德國史上眾多的人物與事件較陌生,何況又隔著一層翻譯文字。但是本書以貨幣膨脹貫穿德意志興衰的獨特視角,絕對是足以傳世的著作,值得我們花費一定的時間,耐心細細品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