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 書 房-下個村上在哪裡?
2011-12-17 中國時報 【郭光宇】
早在80年代,村上春樹、村上龍、吉本芭娜娜及山田詠美的作品即紛紛迻譯為歐美語言,後續也陸續有作家搶攻國際市場,但時至今日,獨有村上春樹聲勢越來越壯大。複製村上,隱然成為日系出版界揮之不去的陰影。
日本文化在戰後的爆炸性發展,大概可以視為一種軟實力奇蹟。不過最能代表精神細緻度的文學,除了「三大」(谷崎潤一郎、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這類細水常流的文豪和《窗口邊的小荳荳》這樣曇花一現的暢銷作之外,主要的知音還是集中在東亞。直到村上春樹。
村上橫空出世,日本文學總算交出了可以和隨身聽媲美的作品,高科技的歡快和失落也找到了出口。然而他的事件性成功也教出版人坐立難安,年年在日本6萬種的出版品中尋尋覓覓,只希望能找到村上第二。複製村上,隱然成為日系出版界揮之不去的陰影……。
村上時差
語言之間一向是有時差的。東亞讀者開始認識村上,已經晚了日本5、6年,其他地區的讀者認識村上,又要再晚5、6年。村上在東亞造成風潮,已經到了90年代,而歐美的村上熱則是21世紀的事了。
這樣的時差,也讓村上在不同地區讀者心目中變得不大一樣。我們心目中的村上是那個文字明亮,可以一塊喝啤酒,可以替我們向世界抗議的歐吉桑;但歐美讀到的村上,卻是那個故事越說越複雜,情節也越來越粘稠的後現代作家。最近《1Q84》各國譯本輪番出版,把村上現象推上了新高峰,卻也讓不少亞洲村上迷覺得自己老了,不知不覺中,熱情也揮發掉了……。
不過這是後話。回到80年代末,日本正處在繁華的頂點,還沒意識到即將破滅的經濟泡沫是何等的規模。大小書店的展示檯上都擺著新一代的四大天王:村上春樹、村上龍、吉本芭娜娜和山田詠美。
國際講談社接連把《1973年的彈珠玩具》特別是《尋羊冒險記》推向國際,義大利也相中吉本芭娜娜的《廚房》,隨後英譯本跟進,同樣大獲成功。至於村上龍的《接近無限透明的藍》則早在1977年就出現了英譯本,可惜他後來並沒能培養起一票國際粉絲團。吉本後來又出了幾種英譯本,但表現始終無法和《廚房》相提並論,不過她倒是在義大利找到了不少知音,譯本相當齊全。她個人也頗為鍾情義大利文版,說過這些Feltrinelli出版社的譯本,「整體的均衡感非常好」。
打造國際作家
1994年,大江健三郎摘下諾貝爾獎,再給日本文學打了一劑強心針。其實當時連日本記者也不大看好他,群集在呼聲頗高的遠藤周作家門口,等到名單一揭曉,立刻人仰馬翻地趕去大江家。不過禍福難料,大江自己也承認寫得太艱澀,或許會讓想藉由他來認識日本新文學的讀者望而卻步,以至於不再給日本作家第二次機會。
聲勢越來越壯大的村上,這時候英語版權也被Knopf搶走,不再只屬於日本了。過了千禧年,他己經成為在《紐約客》上露面最多的非英語作家。和他一起風起雲湧的還有漫畫,像專攻日漫和類型小說的紐約Vertical出版社,不久也推出創業代表作:鈴木光司。
日本文學出版暨促進中心(JLPP)應該算是「軟實力意識」的實體化,有政府在背後撐腰,請跨國專業人員挑出推薦小說,譯成英法德俄幾種語言,大力放送,山田詠美、吉田修一都在推介之列,不過力道始終不足。最成功的行銷作品反而是芥川龍之介的短篇,村上所寫的序看來也為前輩加分不少。
繼村上之後,最暢行國際的日本作家大概要算是桐野夏生了,雖然她目前只有3本英譯(法譯已經出現5本),不過已經獨當一面,讓人見識到日本粗礪的一面。另外則是異軍突起的小川洋子,迅速在歐洲攢聚人氣,各國譯本皆多,尤其在法文譯者牧野法悠樂(Rose-Marie Makino-Fayolle)的狂熱引介之下,已經造成現象。
翻譯編輯再包裝
一般而言,人多勢眾的英語還是進軍國際的首選,不過其中還有地域性的玄機。比方說在不大看翻譯小說的美國,日本小說的銷售量大致和英國差不多,但後者的人口卻只有前者的五分之一。要是再加上大英國協,人口爆炸都是他們的錯。
村上或許因為自己也是譯者,在這方面就非常敏銳。他並不介意英譯本對他的小說大肆刪改,只要故事不走樣就OK。為了搶時效,他也同意從英譯轉譯為其他語言,甚至還利用英譯本來修改文庫版。
當然不是所有作家和外國編譯合作都這麼麻吉。《紐約客》第一次刊登小川洋子的作品〈暮色下的廚房和雨中的泳池〉(英譯The Diving Pool,中譯收在《不安的幸福》,方智)時,由於篇幅過長,大權在握的編輯崔斯曼(Deborah Treisman)大剪一揮,把小說裁了,果然順利打開小川的知名度。後來《紐約客》再度邀稿,崔斯曼看了小說又建議:最好把結局改明朗一點,更能符合美國讀者的口味。小川拒絕了,小說也就蒸發了。
聽起來實在很過份,但作家和編、譯、經紀之間,常常就處在這種快要翻臉的狀態。這大概也不是什麼壞事,有時候,這些周邊人士也真能給出不錯的點子,不過重點是:只有不管怎麼樣都要寫下去的作者,最後才可能啪一聲變作家!至於暢不暢銷,那是別人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