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817】

崩壞的議題:環保、核災、廚餘、新貧…

內容

崩壞的議題:環保、核災、廚餘、新貧…
2011-12-24 中國時報 【馮建三(政大新聞系教授)】

 ▲這是2011開卷好書獎的宣傳海報,作家何致和&寶瓶文化公司主編簡伊玲,友情演出「外星人夫妻檔誤闖國家圖書館」之驚魂記,今起懸掛於各大書店和圖書館。 (曾國祥/攝)
 
     今年進入決選的非文學類書籍有50本。其中17本聚焦特定的地理空間,除了近年持續關注的中國、西藏,多了拉美、北韓……,世界的圖像在我們眼前有逐漸不同以往歐美日為主之勢。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是部經典,《帖木兒之後:1405~2000年全球帝國史》破除歐洲中心論,雖然說服力是否足夠,仍有爭論,但值得推介,不過,今年佳作如林,最後投票仍割捨。北韓金正日對人民不仁,世人多有所聞,讀《我們最幸福》《這就是天堂!我的北韓童年》兩本書,仍感驚悚。中共自認解放農奴,藏人卻說若無中國,他們「幸福快樂、心滿意足」,《龍在雪域:1947年後的西藏》指出兩種看法都是「政治迷思」。美國記者書寫《尋路中國》,好看而隔岸觀火,政治犯詩人廖亦武的《六四.我的證詞》是民族、人類之痛。這幾本書都經過熱烈的討論,最後敗陣。

     中文創作依然量少,但議題清晰有力。《流轉家族》略微涉及霧社事件及其人物,從「政略婚姻」寫起、帶過謝雪紅,家族史就是台灣近代史,故能脫穎,《真相.巴萊》就此雌伏。趙剛《求索:陳映真的文學之路》,這本認可中國社會主義革命、也對其墮落有痛苦感受的動人文字,若能因此捲動華人平實地議論這個命題,作者貢獻已在其中。港人之作《剩食》,通過舉證對港府喊話,舉證「我們每個人」都有減少廚餘的能力。

     其他幾個重要議題,都因體例架構影響內容深度而割捨,《被遺忘的1979:臺灣油症事件三十年》調查報導惜不深入,但對國人集體記憶的留存與建構,意義仍在。《崩世代》學術支援社運,以翔實的統計與論據,記錄也控訴統治集團之不仁。《溼地.石化.島嶼想像》紀錄環保運動的小小斬獲。

     日本震災引發的核危機後,讀《車諾比的悲鳴》,特別是對於地狹人稠、地震不斷,卻仍意圖擴充核能發電,縱容耗能產業與遷就浪費之生活方式的台灣,再請三思。另外,《一平方英寸的寂靜》提醒我們,聲音亦是環保議題,也有評審獨鍾。《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如果多些塑膠減量使用及其政策的故事,那麼,人固然不得不用塑膠,卻已對地球多了一分尊重。

     前幾年科普書引進較少,今年卻十分亮眼,而且可讀性特別高。被評審譽為「近乎完美的科普寫作」的《海拉細胞的不死傳奇》,是作者窮10年之力,取得家屬信任而有的一本書,讓人稱奇;人體實驗的自主權爭議,當事人與社會是輸家,「商業利益大獲全勝」,叫人不平。《生命是最精彩的推理小說》從生活取材,逐步引領讀者一窺分子生物學的奧祕,順道提示學術競爭的無奈與成功的「僥倖」。另外,《別睜大眼睛看魔術》、《誰在操縱你的選擇》、《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甚至發現DNA的《克里克》,都探討了神經科學(與行為經濟學),它們以不同的方式說明,人的意識並不完全自主,因此「有限理性」,不是完全自利的理性,更能有效說明人的(經濟)行為。《下班時間扭轉未來》也說,人在分享與合作的過程中得到滿足,維基百科因此得以壯大。這種利他成分,在1964年《自由之夏》千餘反種族歧視的志工身上,展現無疑,他們豐富了自己,變化了美國。

     財經類書籍主要還是瞄準全球性金融危機這個燙手的議題,4本財經書只有《海盜船上的經濟學家》單表人之自利,未見利他及人性之複雜(如非理性);反之,《大債時代》(解剖金融衍生商品肆虐的根源)、《大逃稅》(富國、富人取利,卻譴責貧窮受害國)與《金融斷層線》都是踏實之作,《金》以作者之權威,及其解釋與分析面比較寬廣,進入十大。《正義》從講堂到電視,平衡講述不同政治哲學的人性觀及其制度安排,很快贏得評審青睞。

     《別睡,這裡有蛇!》不單趣味盎然,知性的刺激也極豐富,逐頁翻讀這本好看耐看的書,不止有人類學、語言學、文化研究的收穫,讀者自我更新與尋求另類生活的動力,已經孕育其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