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1,068】

白馬大俠的快意閱讀人生-蕭青陽 ‧双河彎

內容


白馬大俠的快意閱讀人生-蕭青陽 ‧双河彎
 2011/12/30    【双河彎 生活.閱讀誌/文:陳淑怡,攝影:ADporter】

只要談到「蕭青陽」,腦中馬上浮現幾個關鍵辭:葛萊美獎、唱片包裝界第一把交椅。撇除這些華麗稱號,細究蕭青陽的作品,你能看到他藏著很多話要說,而你也總會讚嘆他的巧思與心思。看似隨性不羈的蕭青陽,內在包含著一顆細膩溫柔、關懷社會的心,這兩種特質亦同時在他身上和諧地展現。

率性童趣的開放空間

位於中和的工作室兼書房,零隔間、木頭地板為底,不刻意規畫空間,隨處可見從廢棄屋、海邊或東南亞,撿回家與買回來的收藏,品項多元,有工藝品、古早冰箱、各式公仔、黑膠唱片等……;書籍則是任意放置在書櫃,或選擇一落一落的擺在牆角,這也和閱讀習慣有關,因為蕭青陽無法正襟危坐,特地安排時間在某個指定地點閱讀。隨時、隨地、隨意,有空閒就開卷,才是他喜歡的閱讀方式。

此外,工作室裡一面設計過的唱片牆,日光自玻璃窗整片整片地灑落屋內,構成一處閒適自在的開放式空間,創意與哲思彷彿亦能自由地流動著。平日工作之處維持一貫開放風格,入口設計成門的大小,塑造出大空間裡的小空間,保持些微的隱私與區隔性,裡面也有滿滿的CD與數臺電腦,櫃子上方依舊擠滿二手公仔、玩具、喜帖,豐盈的赤子之心環繞著整個工作室。

既親密又疏離的閱讀模式

「閱讀就像朋友一樣,也是很好的溝通方式。」藉著閱讀看世界的蕭青陽,透過探索藝術家的生平、他人的故事,加速瞭解其作品呈現模樣的緣由,若是還能從中得到一兩句名言,閱讀的經驗就會愈加美好。正如二○一○年於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的「燃燒的靈魂‧梵谷」,他為了更深入梵谷的世界,特地找尋相關書籍,當讀到梵谷熱愛速寫的原因是:「速寫能讓我有存在感。」這句話立即觸動他血液中的畫魂。

然而,另一方面,由於社會言論開放,每個人皆可自由抒發自己的看法,甚至出書,反而讓他對評論家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某種程度,亦愈來愈不信任書本所言,不過,仍然熱愛閱讀帶來的滿足。不愛刻意營造閱讀氣氛的蕭青陽,分類書籍的方式很多元,有家庭書供一家大小共讀,也有床頭書,如《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調和身心之外,也被它的設計所吸引。

他還有一個旅行專用書包,裝滿在旅途中想和人分享,或者適合當次旅行基調的書籍,他認為每一次旅行都會遇見不同的心情、主題和機會,甚至連交通工具都會影響旅行的風格,坐慢車和快車看到的風景人物,感受皆不一樣,同時他也不忘隨身攜帶2B、4B鉛筆與他最愛的美術工具書,一邊補充新技能知識;一邊練習速寫沿途風景與各色人物,鍛鍊基礎畫工,對蕭青陽而言,工具書若僅僅是閱讀就太空虛,需要不斷地練習素描繪畫才有真實感。

不經意的窺探樂趣
 
如果有機會窺探名人的書房,蕭青陽最想進入各家出版社老闆們的書房探訪,欣賞那些為數可觀且裝幀設計特殊的書籍,老闆們都看哪些書,書房陳設如何安排,看見新意與創意的設計,興奮是難以言喻的。個性帶點調皮味的蕭青陽,亦熱愛在路上或任何場合,用力偷瞄路人在看的書;偷聽戴耳機的路人,耳機裡流洩出來的音樂,公園裡跳土風舞媽媽們撥放的舞曲,這種自然而然、不經意得到的好句子和音樂,倍加的美好與親切。
近期關注

蕭青陽成長於麵包店,由於弟弟患有小兒麻痺的關係,童年常要揹著弟弟走動,年幼懵懂的他常揹著累了,就把弟弟從背上摔落,惹得母親生氣發怒,也因此母親以鄭豐喜《汪洋中的一條船》作為惕厲兒子的教材,所以他對這本書別具情感與人生記憶,總是不知不覺地又多買了一本,他若有所思地說:「會買這麼多本,是因為老是覺得沒買到……」。

一向自栩為農家子弟的蕭青陽,對老人家格外多了一份親切感,尤其是三十五歲後,突覺雙親已老,因此當妻子介紹他看《最後的邀請》,立即感到愛不釋手。書中描述的是生命僅剩三個月的作者與長子之間的互動,邀請長子以對談方式記錄他一生的成長、求學、經歷見聞、人生堅持、態度,父子間的互動令人動容,同時使讀者省思為何總在生命終站,才思考意識到彼此的情感。

這一兩年,蕭青陽設計的《故事島》,不斷被報導與傳頌,每回只要有人問起其中的理念,他便不厭其煩地一說再說,因為他堅信藝術家也能對社會有所論述。雖然爽朗如他,謙稱自己用幼稚的方法在表達成熟的事情,但是他一直期許自己能如閱讀一般,成為溝通管道與情緒出口,繼續以綿薄的力量改變這個社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