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1,465】

古書今讀─廣川王發古塚

內容

今月照古道

廣川王發古冢 漢、劉歆、西京雜記


  廣川王去,好聚亡賴少年,遊獵畢網羅射獵無度,國內冢藏,一皆發掘。余所知爰猛,說其大父祖父廣川王中尉,每諫王不聽,病免歸家。說王所發掘冢墓不可勝數,其奇異者百數焉。為余說十許事,今記之如左:
  魏襄王冢,皆以文石為槨,高八尺許,廣狹容四十人。以手捫槨,滑液如新。中有石床、石屏風,宛然周正。不見棺柩明器蹤跡,但床上有玉唾壺一枚、銅劍二枚。金玉雜具,皆如新物,王取服之。
  哀王冢,以鐵灌其上,穿鑿三日乃開。有黃氣如霧,觸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初至一戶,無扃鑰。石床方四尺,床上有石几,左右各三石人立侍,皆武冠帶劍。復入一戶,石扉有關鑰,叩開,見棺柩,黑光照人,刀斫不入,燒鋸截之,乃漆雜兕革為棺,厚數寸,累積十餘重,力不能開,乃止。復入一戶,亦石扉,開鑰得石床,方七尺。石屏風銅帳鉤一具,或在床上,或在地下,似是帳糜朽,而銅鉤墮落床上。石枕一枚,塵埃朏朏
堆積貌,甚高,似是衣服。床左右石婦人各二十,悉皆立侍,或有執巾櫛鏡鑷之象,或有執盤奉食之形。無餘異物,但有鐵鏡數百枚。

白話翻譯

廣川王劉去,喜好聚集無賴少年,遊玩打獵毫無節制,國內的墓藏,他都去發掘。我認識的朋友叫爰猛的,說他的祖父當過廣川王的中尉,每諫王不要發掘別人的冢墓,王都不聽,就稱病辭職回家。說王所發掘的墓多到數不完,其中特別奇異的就有上百處。他為我講述了十多件,現在記載在左邊:

  魏襄王墓冢,全用文石做外棺,高八尺多,廣狹可裝下四十個人。用手摸外棺,滑膩如新。裡面有石床、石屏風,看起來相當完整。不見靈柩葬器蹤跡,只有床上玉唾壺一個、銅劍二把,一些金玉雜器,都像新的一般,王就拿來自己服用。

  哀王的墓冢,用鐵灌在上面,穿鑿三天才打開。有黃色氣體如霧一般,觸人眼鼻,非常苦辣無法進入。用士兵守衛,氣體七天才消散。最初一個單扇門,沒上鎖,裡面有石床四尺見方,床上有石几,左右各站著三個石人在侍候,都戴武人的冠巾,身上都佩劍。又進入一個單扇門,石扉上有鎖,敲開之後,見到靈柩,黑亮照人,用刀砍不進去,用火燒再用鋸子鋸,發現竟然是用漆雜以犀牛皮做的棺,好幾寸厚,累積十幾層,用盡力氣也打不開,於是就算了。再進入一個單扇門,也是石扉,打開鑰匙,見到一個石床,七尺見方。石屏風、銅帳鉤各一具,床上、地上,似乎是帳幔朽爛後的東西,而銅鉤掉落在床上。石枕一個,塵埃堆積得很高,看起來似乎是衣服。床左右各有二十個石婦人,都是站立侍候的姿態,有的拿著巾帕、梳子、鏡子、鑷子(修容用的小夾子)的樣子,有的是捧著盤子侍候飲食的樣子。其他沒有特殊的東西,只有鐵鏡好幾百個。

閱讀測驗

1「廣川王發古冢」這件事是劉歆聽誰說的?(A)廣川王(B)爰猛聽他祖父說的(C)無賴少年(D)魏襄王

2魏襄王冢裡金玉雜具,皆如新物,廣川王如何處置之?(A)拿來自己用(B)原封不動留著(C)送繳國庫(D)送到匠鋪加以研究複製

3哀王冢中「黃氣如霧,觸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依你判斷,此氣體是何物?(A)防盜毒氣(B)大氣中的沙塵暴(C)自然沼氣(D)盜墓人所施煙霧彈

4哀王冢中侍者林立,皆是(A)骷髏(B)蠟像(C)乾屍(D)石像

5有關「廣川王」下列選項何者不正確?(A)名叫劉去(B)喜歡和無賴少年為伍(C)盜墓無數(D)其爰姓中尉非常支持他盜墓

答案1(B)、2(A)3(C)、4(D)、5(D)

北一女學生閱讀心得        

 廣川王「發古冢」,其實就是指盜墓,是對死者的不敬,違反中國人慎終、入土為「安」的觀念,也難怪在廣川王掘冢無數、卻又屢諫不聽的情況下,爰猛的祖父會託病辭官!

 然而翻開歷史,早在«呂氏春秋»中就有盜墓的記載;春秋戰國時,伍子胥挖出楚平王屍體,鞭屍三百;«後漢書»更記載王莽覆亡之際,不僅出現大規模盜墓,甚至有姦屍的淫穢行為;三國時曹操甚至設了「摸金校尉」等官職,發兵盜墓尋寶;元朝西藏達賴僧人不只挖出宋帝屍首,將之倒掛於樹上,還拿宋帝的頭蓋骨做容器,是為「骷髏碗」,直至明朝才又被重新安葬。

  只能說,盜墓是貪欲勝過對死亡的恐懼下的特殊產物。但我認為,尋寶尚不為過,可是何必姦屍、對屍體作出各式各樣荒唐行為,和死人過不去呢?(三善李欣瑜

    這篇顯然是敘述廣川王劉去盜墓行為的文章。「盜墓」是中國歷史中常見的事。早在〈呂氏春秋〉中就有了盜墓的記載:陵墓「具珠玉玩好財物寶器甚多」於是「無不日之墓也」,「大墓無不日也」。中國歷史上,許多有名的人物都盜墓過。像是伍子胥董卓黃巢劉裕溫韜......等。其中伍子胥盜墓的故事令我印象十分深刻。據說他爲了替父親及哥哥復仇,找到 楚平王陵後,把他的屍體挖出來,不僅如此,還用鞭子抽了三百下以解恨。但比起伍子胥是為了復仇而做的殘忍行為,我認為廣川王為了「好玩」而盜墓的行為更不可原諒。當我看到廣川王盜冢墓「不可勝數」時,實在不解他為何能如此殘忍而無羞恥心的去破壞那些墓。令人驚訝的是,冢墓中有毒氣、有鎖、有鐵灌其上,他也不罷休,還得寸進尺,偷走了陪葬品。其惡毒行為令人難以想像。
    
從有土葬習俗、陵墓中附葬有價值物品開始,掘墳盜墓之事便開始了。即使有法律防止其發生(例如漢朝規定〝竊盜者刑〞、〝發墓者誅〞)盜墓事件仍層出不窮。但我想那些盜墓的人終究會遭受到報應的。就像廣川王,據說他最後被皇上驅逐出境,永不得進入國土。(三善  賴欣杏)

廣川王掘墓證明了古今中外眾人對往生者的墓地皆有濃厚的興趣。當然陪葬品是有很多稀世珍寶的,畢竟那是逝世的人最割捨不下的物品。小人物的,不外乎是些珠寶首飾。大人物的可就不同了!秦始皇的兵馬俑,埃及古夫王、圖坦卡門的金字塔,相信對很多人是禁忌的誘惑。想想有那麼多壯觀的事物深埋塵土,不見天日呢!

所以有種活動歷久不衰。光明正大,為分享及發掘知識的,叫「考古挖掘」;偷雞摸狗,純為私慾的,便稱「盜墓」。考古在西漢尚非通行的的名詞,廣川王的行動肯定不符合道德標準,也完全違反「死者為大」、「入土為安」的精神。當然他挖出來的可以向王公貴族大肆炫耀,多半眾人也會嘖嘖稱奇。然而骨子裡應當是相當不齒於他的行為吧?

廣川王挖掘的,如今僅留存於薄薄紙片上的紀錄。對今人除了天馬行空的幻想也難以得見。這些陪葬品不過從哀王、魏襄王冢流浪到廣川王的棺材罷了。不過,就在未來的某天,或許有人會從他的墳裡帶出這些寶物,展覽在各大博物館,就像兵馬俑一樣。那廣川王就功德無量了!因為他發揮了「集中珍奇」的作用,為眾人省去頗大功夫。倒是很好奇有一天會不會有人去撬開唐太宗的皇陵,把羲之的蘭亭序真跡給找出來呢?(三莊 江岱臻

 

  人在另一個世界彷彿也想和活著過得一樣好,不論東方或西方人,古墓裡的陪葬品,總是讓人驚嘆不已。

  魏襄王的墓不僅外槨滑液如新,連日常應用的金玉雜具都還能拿來再次使用。而哀王冢中「石婦人二十」各俱形象,不禁讓我想到了前幾年震驚一時的秦王兵馬俑,無論五官、姿態、神韻全都塑造得唯妙唯肖,假使秦已有此等技術,想必石婦人也是相當精緻的吧?只可惜廣川王無多加端詳,一句「無餘異物,但有鐵鏡數百枚」就離開了。

  無論目的是偷竊還是考古,都使這些深埋地底的精製品能夠被世人看見,但是原本的主人長眠的地方,也因此被打擾破壞了。在西京雜記裡另一篇,廣川王在欒書冢所遇之事,雖然離奇卻可作為警惕。事情是這樣:有白狐兒,見人驚走,左右逐戟之,莫能得,傷其左腳。夕,王夢一丈夫,鬚眉盡白,來謂王曰:「何故傷吾腳?」仍以杖叩王左腳,王覺腳腫痛生瘡。至此不差。

  不論此事真假,要是我是墓主也會不開心別人擅自走進我的地盤,偷走我的寶物。而我們卻把這些寶物放入玻璃窗,公開展示。之前去參觀故宮的大英展,數不清的「陪葬品」標籤,我也不過看個兩三眼,那個已逝的主人擁有它,應該比放在博物館中更有意義吧?(三射  吳毓珊)

  掘冢的行為以傳統道德來看,是絕對不被允許的。死者已逝,連墓冢都不放過,未免太不人道。但若非有如文中所述琳瑯滿目之物,何以盜墓者不掘遍野的亂葬崗,而攻堅固無匹,甚至必須「穿鑿三日乃開」的王冢呢?

  古人對於「身後事」十分重視,位高權重者尤甚。從秦皇陵、法老金字塔,到本文所提襄王、哀王墓,或壯麗或宏偉,或有奇珍異寶。古來為王者,卻用心於自己的陵墓遠勝普天烝民,榨取他們的血汗,以豐富自己的陪葬品。還唯恐他人侵犯,不保自身死後之王者尊嚴,是以力求「刀斫不入」,打造出一座座死後再也望不得一眼,徒留盜墓者覬覦的華麗墓冢。相較之下,平民百姓可能僅僅是「有人送終」都是奢侈的要求。若遇戰亂,曝屍野外、腐骨溝瀆者更不在少數了。平民與貴族,不只是生活方式,就是死也有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令人唏噓的差距。但實際上又有什麼分別呢?不也都是一堆殘敗的白骨嗎?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郭靖曾問過成吉思汗:「人死之後,葬在地下,佔得多少土地?」成吉思汗一怔,馬鞭打個圈兒,道:「那也不過這般大小。」是啊,人死後又佔得多少土地?生前聚斂的財富,死後又能花得一分一毫嗎?或許是對生死無常的恐懼,也或許是對輪迴轉世的深信不疑,人們總盡力想保留些什麼。以為可以永遠握住,卻總在闔上眼的同時,一鬆手,終究還諸塵世。(三射 劉宜婷)                         

  中國文化流傳幾千年,盜墓史追溯起來也能洋洋灑灑寫出好些篇幅,本文不僅記載了廣川王劉去喜好盜墓,也可一窺魏襄王、哀王這對父子的墓穴風貌,我認為由一人之墓就可大略推得此人之個性、喜好等,誠如歷史課本所言,墓葬世界反映了生前的生活樣貌,我想那魏襄王應該是個較為簡樸之人,而哀王則是防衛心重,並且十分具有皇室的威嚴、排場。

  中國人慎終追遠,對於憎恨之人則是連屍體也不放過,有名如伍子胥,為報殺父之仇而發楚平王之墓,甚至鞭屍。歷史上的名人如董卓、曹操等也都曾為盜墓者,其實大抵來說盜墓的原因是為了珍奇玩物的成分居多,只能說中國中央集權的權力之大、財富之盛,造就了君王大臣極其奢華之墓。(三莊 洪晨容

  古代的盜墓者好比現今的考古學家,唯此種「職業」是見不得光的。本篇作者對墓中情形描述詳實,對這些將盜墓當作「副業」的紈袴子弟倒不予置評。但我想,中國人這樣慎終追遠的民族,掘人祖墳是難以饒恕的忌諱和罪過,除非除非,掘的是沒有子孫祭拜灑掃的荒僻古墳,或許較不落人口實,但應仍是不見容於社會的。

  然而,也許我們多少都好奇,重見天日的古墳裡藏了多少秘密。金庸的笑傲江湖裡,魔教長老曲陽為了尋找早在晉後亡佚的「廣陵散」,甘冒世人大不諱,掘遍晉前的古墳終於讓他找到。最近打撈出的南宋沉船,也有著滿箱未開封的古物,令學界期待萬分。我相信,古往今來的盜墓者、尋寶者和考古學家,最期待的一刻,或許就是當打開寶箱和墓門時,看見寶物的燦燦金芒內心充盈的感動吧!(電影「國家寶藏」裡就有這麼一幕)就如本篇的記述,這些王孫貴冑的墓冢,叩開層層石扉,石人並立,儼然如地下堡壘,確是非常引人入勝呢。(三善 陳瀅竹)

老師說

  劉宋時,謝惠連曾寫過一篇「祭古冢文」,描寫築城牆時挖到一古冢,內有男女二棺,還有多種明器,其中三尺長的木俑二十多個,初見是人形,以物撥觸,「應手灰滅」。還有冢室打開時,是泡在水裡的,水裡漂有甘蔗、瓜瓣,並解釋甘蔗象徵墓主的有節,瓠犀象徵多子多孫。

  劉歆此篇,大部分同學均對「毒氣」感興趣,這氣應是墓室的朽腐之氣,並非為防盜而特別設置的毒氣。近年發掘的大型墓冢,如萬曆定陵、馬王堆漢墓、曾侯乙墓、南越王墓,都可見到墓室的佈置就是想像中理想的地府,都是為死者設計的地下佳城。沒見過有為防盜而設的陷阱利器,反而還有埋在墓壙裡的墓誌銘,是為防天災等因素,當地上物都毀壞時,還有地下碑銘可供人辨識墓主身分。可見古人對墓冢的佈置比較多一廂情願的善意設計,而沒有太多心思擺在擊殺盜匪入侵。

  從前戰亂時,有些流離失所的難民就住在墓室裡。死後佳城,分一些房間給活人住,活人死人原是一家親。(孟慶玲)961226

附:近年發掘大型墓塚的記實,給同學參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