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閱讀專區

【點閱數:3,237】

古書今讀──河中石獸

內容

河中石獸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於河,二石獸並沈焉。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餘里,無跡。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秭,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於沙上,漸沈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乎?”眾服為確論。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漸激漸深 ,至石之半 ,石必倒擲坎穴中 。如是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於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北一女學生讀後心得         

講學家照理說懂得比老河兵多,但對於石獅子去向的推論卻錯了。經驗是一種比紙上讀到的知識更為實際、崇高的知識,講學家「據理臆斷」,或能給眾人一個符合常理的解釋,但終究是空想、推論、紙上談兵,閱歷無數的老河兵給的才是事實。老河兵懂的不及講學家多,他或許不識字,沒讀過詩書五經孔孟春秋,但生活經驗的累積使他對河的了解更透徹。

這種學歷不高的「學者」通常是默默的,曖曖的。當石獸並沉,講學家設帳寺中高談闊論,反觀老河兵,他「聞之」、「笑」才說出正確答案。這「笑」是怎一個笑?必定不是大肆嘲諷的譏笑吧!是種莞爾一笑,覺得後生那些忙碌的人們「可愛」、「有趣」的笑。他是個漁父角色,代表民間流傳的或是人類本能的智慧。這些智慧常因秀才閉關苦讀而在讀書人階層失傳了。這是種機會成本?官做得高,書讀得多並不代表無所不知。古代有多少官會洗米煮飯?有多少讀書人知道如何砍柴織布?但話說得最大聲的總是讀很多竹卷的人。

「謙遜」是多數讀書人應學的,因「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別去臆斷,謙虛地學吧!(三溫 紀宜均)

「石獸到底被水捲到哪裡去了?」在紀曉嵐的紀錄下,我們發現它被捲到最意想不到的地方——上游。要不是那一位老兵的提點,所有的人都還傻傻的挖土,遍尋不著石獅呢!

這是一篇記敘文,同時也是一個寓言故事。譬喻著處事的態度和方法,足以啟發我們深思。

僧人代表的是一般大眾的看法,往往只看到表象,而不能從物體的本質思考,水(趨勢)向何處,眾人就盲目的向那一處去,而發現目的無法達成,也不知要改換方法,實在愚昧得可怕。

而講學家是在象牙塔中的理論派,粗通一些知識,就驕傲得翹起鼻子指責大眾的錯誤,殊不知自己也在茫茫深山中迷了路,舉了個錯誤的方法。

而本篇故事的大英雄——老河兵,憑著自己多年的經驗,有條有理的解釋,將大家引至真理(石獅)的所在。

 很多人想成為老河兵,充滿智慧,有足夠的能力解決大眾的難題。但他是如何做到的?正因為他「老」,在歲月的洗禮下,日日與河水奮鬥,積累了豐富經驗,才能如此。但為何同在河邊的僧和講師不能做到?只有年齡因素嗎?僧人專心禮佛,無暇注意大自然,而講師深鎖帳中,自也無法精通河水的物哩,所以觀察也是重要的一環。

好在,眾人沒有執迷不悟,沒有被講師之名所囿,聽著老兵的經驗之談,終於成功。

閱畢本篇,我學到:1.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2.平日多積累,有朝一日,也將成為「老人」。(三溫 陸曉虹)

身為一名二類人,看到這篇文章真的是太震撼了!這完完全全就是我們二類人的生命經歷。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對生活上的事情就憑感覺去猜測,直到我們開始學習,我們才知道我們想錯了。不過等到我們開始實際演練,就會發現實驗誤差是如此之大!而當我們學會從誤差中找到規律而得意洋洋地開始解題時,卻又找不到答案了──因為老師會告訴我們:「這是整合題,還有要考慮。」另外送上一句:「理論是這樣,但實際上

學了這麼多理論,卻比不上實際做一遍呢!這就是所謂行千里路勝讀萬卷書吧!就像我爸說的,一個配電工人也比物理學家強!不過,還是有那種和配電工人一樣強的物理學家吧!我希望我是那樣的人。(三誠邱嘉慧)

文中的講學家看似有不同於常人的見解,但其所提出的理論並無幫助找到石獸。而文中的老河兵,就代表著富有經驗的人,憑著現有的訊息,做出正確的判斷並作出解釋,成為最後對尋到石獸真正有貢獻的人。

    總覺得故事中的情節和現實生活有幾分相似。就拿最近沸沸揚揚的瘦肉精事件來說好了,許多政治人物或是學者不斷強調它一旦殘留在人體內會造成多大的危害,或是現在的牛肉裡有多少瘦肉精,讓很多「無知」的消費大眾認為這就是正確的見解,只要一吃到就會有非常嚴重的後果。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的化學老師曾經向我們分析瘦肉精的化學結構,他說這個化學藥品雖然有毒性,但是因為有部分水溶性的特性,殘留在人體內的時間不會太長,只要不是大量的攝取,對我們其實沒有太大的危害。這個解釋,若能夠被大眾所知,是不是就能減輕一些恐慌了?

    河中石獸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對一件事進行判斷之前,不能只憑著片面的觀點就認為事實就是如此,一定要多方面的聽取各種不同的意見,再用自己的理性去分析,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三誠曾奕晴)

這篇文章真的很有趣,以往閱讀的古文多半是閱讀其文學性或是其思想性,但《河中石獸》卻是用理性的口吻來敘述一個自然現象,特別是看到老河兵所說的話,似乎頗能和地理課時學到的有關河道侵蝕的現象相應,實在不禁令人發自內心的一笑。

    看完這篇文章後,我深深體會到「長久的觀察」之於學習的重要性。講學家雖然學識淵博,然而他對河道未曾有過深入的瞭解,對於河道的認識,終究不及長期挖沙疏泥的老河兵。我想做學問就是要像老河兵一樣,日積月累的觀察,並將理論與現實結合,而不能耐單像講學家的紙上談兵。(三誠汪軒蘭)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老河兵一番闡述正明白地印證了這個道理。

  許多事物的箇中奧妙,非親身經驗、實做過無法領會。俗話說得好:「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不了解事物運行的本質,就看不出有趣的突發現象。如我初讀此篇,還以為是個「石獸顯靈復生」的故事呢!

  我們的種種學習,正是要訓練自己成為「內行人」吧!96二真 韓絜光)

二隻消失的石獸,引發了一場物理辯證。一般人理所當然的以為大概是被沖到下游去了。但是有人質疑此論點,認為石頭不可能被水攜去,而是漸漸被水運送而來的沙土掩埋。這時,另一說法又出現:水的衝力會將石獸下面的沙土淘空,形成一個洞,等到石獸失去重心,倒進洞中,水流又重新淘挖新的洞,於是石獸就以此方式反覆滾到上游去。

對於天下之事,每個人的認知都不同。我們應該意識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別忘了時時要虛心請益,因為自己所看到的,也許只是管中之豹。96二儉 魯怡群)

總喜歡「一山還有一山高」的意象│縹緲的霧氣白雲裡,一座座山巒相疊,你永遠無法確知在某個遠處,有最高的一峰。

和大自然界比起來,人類的無知就好比群山中的小丘。但偏偏人類卻是很容易志得意滿,十分主觀的動物,常常被既有的己見蒙住雙眼。「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往往是失敗的因素,因此真正有智慧的智者,在面臨問題時,必以客觀的態度面對,而以不同的角度思考,以求最近真實。

就像文中所述,石獅的下落竟是如此幾經波折,結果又是如此匪夷所思,大自然的奧秘於此可見一斑,若非那富有經驗的老河兵,運用了歲月累積的智慧,那對沉水十餘載的石獅,又怎能重見天日呢?89 二射  羅宇萱)

老師說

   自然科學之迷人處就在此。記得中研院李遠哲前院長曾來校演講,他說當年他們躲警報,躲盟軍轟炸,只要見到飛機在他們頭頂放炸彈,他們就會很放心,都跑出來看,因為知道炸彈一定不會炸到他們,慣性定律使得炸彈不會直直落下,必往前偏去。這都是日常觀察中極富理趣的事。

另外在批閱同學的作業時,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紀曉嵐此篇從頭到尾都只寫尋找的是「二石獸」,但同學理所當然都知道是「二石獅」,沒人會認為是「大象」、「海狗」或「野狼」其他獸類。

這是因為紀曉嵐所述的是我們自己的文化吧?寺廟山門前的石獸,不是石獅還會是什麼呢?

但如果此篇給外國漢學家讀來,不知他們會不會有所疑惑?「石獸」究竟是什麼獸類呢?

聽說曾有國際知名漢學家研讀敦煌經變文,對其中的「老孫」感到疑惑,以為是「老子」、「老彭」之類的哲學家,殊不知在我國,連三歲娃聽到「老孫」都要眉開眼笑的,人人都知道那就是調皮搗蛋的孫猴子,

因為那是我們自己的文化呀!

所以研讀自己的古書,最是如魚得水,免除了許多障礙。希望同學逐漸也能有此體會。(孟慶玲)101.3.2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