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資料查詢 舊資料查詢 - 寫作題庫

【點閱數:2,450】

基礎練習──非命題寫作──讀後感四:植物意象的比較分析

內容

1.題型

基礎練習──非命題寫作──讀後感四:植物意象的比較分析

2.題目與引導說明

 

 

()漢代揚雄﹙前53~18﹚說:「言為心聲,書為心畫。」從一個人的話裡面,可以聽出他心中的想法;從一個人的文章中,可以判斷這個人的性情修為。

()宋代畫家鄭思肖(1241~1318)畫蘭花連根帶葉飄零空中,寄託他亡國遺民無處著根的淒楚;清代鄭燮(1693--1765)畫清瘦有節的竹子,寄託他清廉正直的品格。

()當代蔣勳(1947~)《美的覺醒》一書中說:「觀察一朵花的綻放,對生命的誕生寄予祝福。花開時刻,他懂得珍惜,花落凋謝,他領悟這是生命的必然。豁達的心態在生命裡產生智慧。」(台北市:遠流,2006)

人的視覺美感,不管透過文字摹寫或用畫筆勾勒,植物在詩、文、繪畫中常被作者賦予象徵的意涵。

文章是一個人思想內涵的延伸,要能言之有序,必然有他獨特

的手法技巧、文字風格;要能言之有物,必然有屬於作者個人深刻的生活經驗、智慧領悟。不同的作家處理素材的手法常是各異其趣,各有千秋的。

同為美文作家的張秀亞﹙1919~2001﹚及琹涵﹙1949~﹚。兩位作家都能善用細膩深情的女性特質,以陽光般溫暖的筆調寫自然,在自然中映現出澄明的心境,寫出人性的光輝和宇宙間的真理,開啟積極的人生態度來鼓舞讀者。

請找尋她們作品中運用相同植物做為素材,卻有不同的處裡手法與象徵意涵,加以比較分析。

3.預期目標

有些〈讀後感〉無法在課堂上即刻完成,需要先作閱讀指導,讓同學在平日作深入閱讀才行。一本書的讀後感是最常被要求寫作的,但指導學生做不同作家相同素裁的比較分析,可讓同學發現文學天地的寬廣度,從中品評出每位作家特殊的文字美感,更可藉以探索作家筆端披露的人性、時代性與超越性。在同學寫作前,可先作閱讀指導,對哪些文章適合用來做比較分析可提供建議或書目、篇目,甚至取用那兩位作家的那一個作品,都可以給予同學自己取決的空間。

4.學習目標

練習作深度閱讀,從不同作品,相同的素材的處理手法中,了解不同作者在選材、剪裁與表達的手法;也了解文字背後的意象、隱喻與象徵。

5.示例

      樹的賞析          北一女中 陳耘安

  這次我選了兩篇描寫「樹」的文章,一篇是琹涵女士《忘憂谷‧樹》﹙文經社,1986﹚;一篇是張秀亞女士《曼陀羅‧雲和樹》﹙文經社,1986﹚。兩篇文章都很精采,都寫下了她們對樹的情有獨鍾以及心靈感悟。

  琹涵女士把樹比擬诶人,樹也有自己的悲歡喜樂。城市的樹和山野裡的樹就像人們在城市和山野間有著不同的感受。作者用問句的手法,更能讓讀者引發思緒進而產生共鳴。作者在樹的成長茁壯過程著墨不少,更引用鄭板橋詩句,勉勵且肯定人們要像樹一樣,秉持操守,屹立不搖。最後作者把自己投射到樹的意象中,作者想要成為一棵希望、快樂的樹,禮讚生之喜悅。作者運用轉化、象徵的手法,把自己對樹情有獨鍾的原因寫得很完滿,更利用引言,把整篇文章的深度提升了。

  張秀亞女士的樹,把重點放在兩個地方:一是樹本身的形象把樹譬喻成各種不同類型的人;二是人們與樹的互動,把樹默默承受人們情緒的那一面寫得細膩。在作者筆下,樹是悄然沉思的希臘女神;樹是一個殉教的聖女;樹是一個盼望愛子來歸的慈母;樹是等待遠人返家的思婦;樹是一個智慧的哲人,一個冷靜的旁觀者。作者利用隱喻寫出樹的各種形象,再以擬人的方法讓樹更活潑生動了。而對於人的悲傷喜樂,樹都無動於衷,老樹的無言忍受超脫了塵世,是智慧的象徵,只依然保有生命力。最後一句「那股向上的……生命力,直到有天它可以觸到那飄過的雲片……」頗有畫龍點睛之妙,把樹不斷向上生長的生命力,透過觸及飄過的白雲,把意境拉的更遠更高,讓人讀來甚是喜歡。

  這兩篇文章的共同處是:樹都被擬人化了。琹涵女士強調樹的精神值得人們學習,張秀亞女士女士則偏向描寫、譬喻,賦予樹各種意象以及對於人們無動於衷的卓絕。筆下彷彿看到樹的姿態,那股強大瑰麗的生命力,也彷彿洋溢在字裡行間。

透過這兩篇文章,我學到不東西。兩位作家的相同處是都有著高超的技巧,我要把摹寫的方法學起來,讓自己用字也能像她們一般的純熟。相異處大概在個人抒發性靈的部分,可以寫得真誠、樸實,無所謂好壞,切入的角度不同,造成的效果也不同,這是我很大的收穫。 

6.評語

從閱讀文章中閱讀樹,也閱讀自己,在作者斐然文采的背後有著讀者心嚮往之的慧悟,人與自然交融之美,剖析深刻。從幽微的心緒中找尋樹的諸多面貌,流注筆端的是同為自然之子的奮勉態度,可謂善讀書者。

命題老師資料

邱素雲老師

 

相關檔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