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第2段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雖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段落語譯
由此往下走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湧出,在這裡遊覽、題記的人很多——這是大家口中的「前洞」。經由山路向上前行五六里,有個幽深的洞穴,走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詢問大家它的深度,就連那些喜歡冒險遊歷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後洞」。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越難前進,但所見到的景象卻越奇妙。同行中,有個偷懶而想退出的人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於是,大家只好都跟著他退出來。算起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遊歷冒險的人大概還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這裡題記的人卻已經很少了。洞內更深的地方,來的遊人就更少了。當我們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也還能夠繼續照明。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後悔跟著他走出來,而未能極盡這次遊後洞的樂趣。
.原文第3段
於是余有歎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段落語譯
對於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那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卻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煙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往往是到達不了的。有了志氣還不夠,也不能盲從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話,也不能到達。有了志氣與體力,也能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的地方,若沒有東西來輔助,也是不能到達的。但是,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笑,在自己來說也是萬般悔恨的;盡了自己全力,就算未能達到,也可以無悔了。這樣一來,誰還可以譏笑呢?這就是我這次遊後洞的收穫。
.語譯第2段
由此往下走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湧出,在這裡遊覽、題記的人很多——這是大家口中的「前洞」。經由山路向上前行五六里,有個幽深的洞穴,走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詢問大家它的深度,就連那些喜歡冒險遊歷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後洞」。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越難前進,但所見到的景象卻越奇妙。同行中,有個偷懶而想退出的人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於是,大家只好都跟著他退出來。算起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遊歷冒險的人大概還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這裡題記的人卻已經很少了。洞內更深的地方,來的遊人就更少了。當我們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也還能夠繼續照明。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後悔跟著他走出來,而未能極盡這次遊後洞的樂趣。
.語譯第3段
對於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那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卻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煙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往往是到達不了的。有了志氣還不夠,也不能盲從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話,也不能到達。有了志氣與體力,也能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的地方,若沒有東西來輔助,也是不能到達的。但是,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笑,在自己來說也是萬般悔恨的;盡了自己全力,就算未能達到,也可以無悔了。這樣一來,誰還可以譏笑呢?這就是我這次遊後洞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