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第1段
人為萬物之靈,志有萬端之異。學琴學詩,均從所好;工書工畫,各有專長。是故咳唾珠玉,謫仙闢詩學之源;節奏鏗鏘,蔡女撰胡笳之拍,此皆不墮聰明,而有志竟成者也。
.段落語譯
人是萬物中最有靈性的物種,而人的志向也有萬種差異。無論是學琴習詩,都是順從自己的喜好;擅長書法、繪畫,也各有專精。因為這樣,有像唐代詩仙李白,有著高妙的文才,寫出如珠玉般優美的詩作,開闢了浪漫派詩學的源頭;或者像漢代才女蔡琰創作〈胡笳十八拍〉,樂曲節奏分明、樂音哀婉動人,這些都是沒有荒廢自己的天賦聰明,最終有志竟成的事例。
.原文第2段
若夫銀鈎鐵畫,固屬難窺。儷白妃青,亦非易事。余因停機教子之餘,調藥助夫之暇,竊慕管夫人之墨竹,紙上生風;敢藉陶彭澤之黃花,圖中寫影。庶幾秋姿不老,四座流芬,得比勁節長垂,千人共仰,竟率意而鴉塗,莫自知其鳩拙云爾。
至於談到書法要寫得剛柔並濟,本來就難以達到。繪畫時,調配顏色,使色彩配合恰當,這也不是容易的事。我利用教導子女的餘暇,以及調和藥劑協助丈夫醫院事務的空檔,私下仰慕管夫人畫技高超,墨竹靈動、栩栩如生;冒昧以陶淵明的菊花為題材,畫下它的身影,希望保留秋菊美麗的姿態,永不凋零,香氣流洩,充滿四座,能夠像它不屈的節操長久流傳,讓眾人景仰,我竟然率性塗鴉作畫,不知道自己畫技拙劣啊! 庚寅年仲秋(西元一九五○年農曆八月) 題襟亭主人 張李德和
.語譯第1段
.語譯第2段
在「原文」或「語譯」的字詞上,點下滑鼠左鍵,會出現教育部國語辭典的音義解釋,下面還附有歷代經典作品的相關引文。
如果電腦對字詞的切分,不符合這篇文章的文意,煩請您在「文白對照」的模式下,參考段落語譯的翻譯內容。
若您尚未註冊會員,請點選下方的「加入會員」的按鈕。 會員帳號、密碼通用於「國語文學科中心高中國文學習網、線上測驗系統」,您只要在以上任何一個網站註冊通過,即可在此2個網站登入使用,不需另行註冊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