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鴻基是海洋文學的重要作家,從三十五歲那年正式「下海」成為職業討海人開始,逐步成為一位書寫海洋的作家。他的作品中有著人與大海深層生命牽繫的感悟及體認,且從〈鬼頭刀〉一文更可以感受到他對海洋的深情。而在廖鴻基《23.97的海洋哲學課》書中提到:「當一個人能清楚自覺,受到多少周遭環境和生態系統所支援的生存及成長養分,從生存的、生活的,甚至到生命層次的多樣養分和機會,自然而然,我們會想要有所回報,想要回饋於我們的環境與生態。」身為島國子民的我們與大海的關係如此密切,面對婆娑之洋,試想,我們可以怎麼回報環境與生態!
※請閱讀以下資料。
〈基本情意〉 有些朋友稱我為「海洋環境生態守護者」,也有些文學或生態評論者認為,我從討海捕魚到關心鯨豚生態,從海洋獵者「進化」到海洋生態關懷者,是對海洋態度頗不尋常的一百八十度轉變。 這些認知或評論自有其觀點或論述依據,但我必須強調,這些評論依據的基本邏輯,似乎是將漁人、獵人視為是環境、生態的破壞者。 我們都曉得,每個領域裡良莠不齊,難免都有好壞善惡,好的漁、獵人,因實地接觸和緣自生活第一線的深入了解,往往具備良好條件來成為優秀的環境生態守護者。我曾在書本上讀到,「一個好獵人,很可能就是一個好的生態守護者,因為他必要護守他的獵場,必要尊重他的獵物。」 我們社會,往往因為漁、獵的獵殺行為,就將罪責的帽子套在他們頭上。漁人、獵人是一種專業,他們並不帶著原罪,更不是代罪羔羊。濫捕、濫採和消費者無知的濫用,才是環境生態敗壞的關鍵。 不少讀者問我:「你寫了一些魚的動人故事後,還吃魚嗎?」當我毫不考慮的回答:「魚產至今仍是我的主要食物。」他們意外我會這樣回答,接著問:「你書中寫到,上輩子可能是一條魚,為什麽還要繼續吃魚?」我愣了一下說:「海水裡絕大部分的魚,為了生存,其實一直都在吃魚。」吃食或獵食,原本是食物鏈上、下層為了生存的自然行為。人類是食物鏈高層,我們的祖先也是天生擅長於使用工具的獵人或漁人,我認為,捕魚吃魚根本沒問題,但獵者糊里糊塗的濫捕或消費者糊里糊塗的亂吃,就會出很大的問題。面對魚產,我們想到的通常是如何料理跟好不好吃,很少考慮到如何捕撈或適不適合當作海鮮魚產,標準的腸胃型思維。 受訪時我也常被問到:「請你談談關於從漁夫身分,轉而成為海洋環境生態守護者的心路歷程。」我的回答往往是:「我真的不是海洋生態守護者,之所以關心海洋,主要是因為朋友對我好,我會善待朋友,這是友情;父母養我、育我,我會孝顺父母,這是親情;誰對我好,知恩圖報,我就會回報於誰,這是個人人性中的基本情義。」 清楚意識到自己從環境生態中獲得什麼好處,並帶著知恩圖報的情懷,就是「環境自覺」。我們生活的這片舞臺,環境及生態提供我們成長的生活空間,提供我們陽光、空氣、水等基本生存條件,也提供我們五穀蔬果肉等多樣食物。生命是父母給的,但出生後的成長過程,有許多生存、生活條件是這片舞臺給的。當一個人能清楚自覺,受到多少周遭環境和生態系統所支援的生存及成長養分,從生存的、生活的,甚至到生命層次的多樣養分和機會,自然而然,我們會想要有所回報,想要回饋於我們的環境與生態。我對海洋環境、海洋生態的關懷,不是追時尚、趕風潮,而是受海關照的島國人民對海應有的自然情義。 廖鴻基《23.97的海洋哲學課》 |
問題(一):請問廖鴻基對海洋的「基本情義」,所指為何?(文長100字以內)
問題(二):
人類縱然名為萬物之靈,然我們得之於環境的太多,而自然環境的資源若是無限度濫用,終有枯竭的一天。2015年,聯合國發表了「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且為了使永續目標更容易實踐,聯合國更在2018年進一步提出「美好生活目標」,其意在使十七項永續目標能發展出「個人具體行動」,好在日常生活中落實。
例如,在「更好的生活」這一項永續發展目標中,每個人可以透過「重複利用、修復、回收、分享、借用」、「減少剩食並妥善利用廚餘」等個人具體行動來實踐;而在「清潔海洋」這一項永續發展目標中,每個人可以透過「拒絕不必要的塑膠製品」、「購買符合永續原則的海鮮」等個人具體行動來實踐。
想一想,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以回報這個一直滋養我們的環境與生態,與它長長久久的和平共處呢?或者你曾經採取什麼行動回報環境與生態。請以「我的環境自覺」為題,並以自身經驗為主,寫一篇文長400字以內的文章。
教學設計由嘉義高工 簡嘉菱老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