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哭過、傷過,經歷過無人懂得的寂寂少年時;是否看過越過重重山丘後把自己搞丟的大叔們;是否聆聽過古人們超越時空,對讀者發出永恆的呼喚?每個人都期待著生命的豐滿,但現實總是骨感。當我們站在更高點或是拉長時間線,完整的照見一件事物的不同面向,世界的真實才會更加清晰的呈現。透過換位思考後,或許我們才能站在更客觀的位置重新定義問題,學會在失落與沮喪時,找到爬起來的力量,優雅起身。
短文寫作:億萬年裡的一個秋天
※請閱讀文章,並回答下列問題。
億萬年裡的一個秋天 文 陳藹文 更新時間:2017/11/11 如果從億萬年的時間長河看這一個秋天,我們會看見什麼呢?我正站在一個多難得的島上,又是站在一個多漫長的時間上?46億年的地球裡、8百萬年的澎湖,如果站在花嶼,是6千5百萬年;望安,1千7百萬年。我還沒去過的馬祖,1億8千萬年。 面對我腳下的土地,起了深深的敬意。 如此一來,短短兩三個月的秋天,不過是筆尖的一小點而已;地球這顆「球」的裡面外面持續變動中,你和我,恐怕連一個點都不到,腳下的石頭將比我們更有存在感。但人類並不真的渺小,對地球最具破壞力的物種就是我們,聰明得能解開全宇宙的祕密,同時無知得不懂珍惜。 最近,秋天被一群人歸咎,低潮都是季節惹的禍,意興闌珊是天氣太舒爽,確實如此,通常自然環境惡劣時,會逼得人非起身奮鬥不可,日子好過便發懶。或春夏太忙累,想趁秋冬休養,澎湖的生活節奏有明顯淡旺季差異,半年像火山噴發那樣熱烈,半年像海水覆蓋那樣冷卻,跟我們的島嶼生成命運類似。 謝謝《億萬年尺度的臺灣:從地質公園追出島嶼身世》這本書的提醒,以前只會說澎湖的石頭是玄武岩,現在明白這體質有父母雙親的遺傳,火山爸爸給了小島們火的基因沒錯,但如果沒有海洋媽媽給予水的基因,小島也不會是現在豐富美麗的樣子。 我覺得這就是「島嶼」和純粹「陸地」不同的概念──它是水火相爭的產物,也是證明水火能相容的另一種存在。如此科學,又如此哲學。 七美的景點「龍埕」,一個我去過好幾次的地方,最早從崖上俯拍跟其他遊客一樣,就是努力看到底哪裡像「龍」?後來朋友帶著往下走進潮間帶,變成抬頭仰望,覺得很美很壯觀;往海面看的話,精彩的是浪打很高,所以一直拍浪花照。讀了書才知道這裡可見延伸到海裡的岩脈與類似火山口的遺跡,且有高達30公尺、全澎湖最具規模的凝灰角礫岩,其餘地方頂多一、兩公尺,加上很多沈積岩,有單一島嶼的豐富性,彷彿該開一個地質教室那麼珍貴。 為什麼以前對地質無感呢?覺得是很生硬冰冷的知識,距離遙遠,與日常生活無關,是專家學者研究用的,對老百姓來說是艱澀難懂又無趣的東西,在旅遊資訊裡偶爾會佔一角落,通常是不讀也沒關係的簡介。 《億萬年尺度的臺灣》書中並沒有驚人的地質新發現,全都從最基本的認識出發,先看整個地球的歷史,到台灣島嶼的身世,再縮小範圍介紹各地質公園所在社區。但他們沒有停在這個層面,而是把眼光繼續放出去,進一步看社區的人、產業、自然資源、發展、困境、可能的未來,讓我開始跟書中內容有所連結。包括用說故事的方式,或如實記下受訪者所言,可能無關地質,而是他的「曾經」,一個童年玩樂的場所而已,卻正好成為打動我的關鍵。 於是,我好像能夠看得懂一些地質的知識,也有一點關心地質的動力,以及有了從地質看世界的新視角。尤其澎湖圍石滬捕魚,蓋房子居住,疊菜宅耕種,堆石塔避邪,到現在都還隨處可見看人與石的關係,十分貼近生活,只是我習慣看那是「石頭」,從沒想到石頭來自「地質」。 此書易讀,作為地質旅行的入門書非常合適,其澎湖篇作為認識澎湖的入門書也非常好,它促使我把宏觀放大到46億年,把微觀縮小到手上的一粒沙石,一方面感受到人的渺小,一方面跳出人類幾千年的歷史,想像億萬年之深刻。 然後,我們再來面對這個秋天,季節轉換的憂鬱作弄,要靠什麼來療癒,要選擇哪個哲學理論來支持自己,或從哪個自然力量裡找出解藥?顯然不必捨近求遠,轉換心情很容易,出去感受一下台灣不是美麗而已,如書中序文標題所言「獨特星球上,一個非比尋常的島嶼」,那些板塊碰撞、擠壓,造山運動,幾度火山噴發,加上與海洋的反覆交往,才有這些「地球上認識地質的天堂島嶼」,我看了這些段落後都忍不住驕傲起來了。 澎湖作為觀光島嶼的命運中,地質教室的先天優勢尚未發揮,春夏遊客多度假玩樂,大菓葉、赤嶼、鯨魚洞、雙心石滬、員貝、桶盤嶼等眾多地質美景在人物照片背後,靜靜存在。其實,秋冬此刻各小島漸漸冷卻下來,人也變得從容,不失為深度探索的好時機。 很幸運在這時候讀到從地質看澎湖旅遊價值的書,另一方面也推薦作為緩解秋日心情低潮之書,原因無他──這九個地質公園故事,都讓人好想走出去閱讀「現場」。 節選自〈【報導者】億萬年裡的一個秋天〉 網址:https://www.twreporter.org/a/bookreview-between-tectonic-plates-geoparks-in-taiwan |
問題(一):作者為什麼在文中說:「如此科學,又如此哲學。」請比較兩者並說明?(文長150-200字)
問題(二):莊子曾說:「欲是其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面對是非,與其爭論誰是誰非,倒不如復歸自然大道,拋棄主觀成見,放下所謂是非,以明靜本心去觀照事物。因此,如果我們想要重新檢視一件事,不妨效法太陽或是月亮的高度,照見大地上的萬物,或是將時間拉長到一個更長的軸線,更成熟的心智,再去回顧當時。透過換位思考,或許我們才能站在更客觀的位置重新定義問題。請從自己的經歷或見聞之中,找出一個曾讓你千瘡百孔的經驗,並用更長遠的時間回看那件事,寫出你的「○○年裡的一個回顧」。(文長250-300字)
※提示:○○年的時間最短請限制三年以上。
教學設計由高雄市立楠梓高級中學 顏嘉儀老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