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作品選登 學生作品選登

【點閱數:614】

101年7月推薦選登─拜天公

內容

國文學科中心高中高職寫作學習網站各校作品選登
民國101年7月份推薦作品

推薦老師:張珮娟
學生姓名:許毓琳
台南女中3年17班

拜天公

    初九拜天公。
    初八子夜,天公誕辰,家中老少全聚在阿嬤家,完成農曆年的盛大儀式──拜天公。小巷裡家家大門敞開,停腳踏車的車庫如今擺上了大紅供桌,上頭各式各樣供品整齊排列,屋內燈火通明,原該謐靜的子夜如今變得吵雜,空氣中飄散著一股虔誠莊嚴的氣息,隨著白煙裊裊瀰漫在屋裡。
    「來,拜拜!」時鐘短針不偏不倚指向十一,我們在阿公、阿嬤、姨婆的帶領下各人手持一炷香,「來來,跪著!」阿嬤與姨婆在前率先跪下,眾人也隨後一一跪下,除了阿公因年紀大免了跪以外,所有人都虔敬的跪下了──除了我。「你不能跪就不要勉強,站著就好」;一炷香,裊裊;十八炷香,茫茫。在茫茫裡,我與阿公,是兩根矗立的柱子……
    那是一堂兩年前普通的體育課,是一場正常的足球賽。我站在球門前,太陽灑下的金汁化為額間的汗水,雙腳不停游移是我起伏不定的心。我方犯規罰球,我看著對方高大的身影緩退、再退……緊張還來不及吞噬我,球已飛來像一支箭,箭上掺了毒,然而我的下意識卻先斬後奏地將右腳送了出去,我首先聽到「喀喀」感覺膝蓋有股扭力,扭得很緊,而同時那顆足球撞上我的腳踝,將我原已扭折的膝蓋猛力往後一堆,從全場的歡呼聲我知道自己辦到了,我接到球了;但從眼前的一片黑與膝蓋無法承受的劇痛,我知道──我受傷了。
    「天公伯阿,請您原諒我沒辦法虔誠地跪下向您祝壽,我心裡是萬分希望能好好像您祝壽,像我身旁的親友一樣跪著,天公伯阿,我求您給我一次機會、賜給我一個奇蹟,讓我好起來,讓我能回到我喜歡的球場、我熱愛的操場;我不希望因為這樣的傷再麻煩別人,不要因為這樣的傷讓關心我的人難過,天公伯阿,求您給我一個跪著向您祝壽的奇蹟……」
    六個月拐杖的歲月,六個月凡事要請他人幫忙的日子,是我努力接一顆球所付出的代價,奮不顧身的盡力,換來的是與足球同色的人生──黑白。二十幾位醫生,沒有人敢信誓旦旦向我保證什麼,只能告訴我;「你的前十字韌帶斷了一條,另一條藕斷絲連,半月軟骨也有破損」,我撐著拐杖走出骨科門診,等候區皆是上了年紀的長者,在我「叩叩」行經他們時,總會聽到一些「少年人,現在就拿拐杖?」我撐著拐杖,走過眾人異樣的眼光,走過親友無怨的關心與付出,撐著拐杖,我走過更多之前從未走過的道路與心情。
    「來來來,三跪九叩」兩兩上前,我和弟弟站在供桌前,虔誠合掌,而一旁的舅舅變指揮著弟弟的動作,「跪──手心朝上磕三個頭,手心朝下再磕三個頭,起來,合掌拜,再跪……」弟弟的動作迅速,但我卻覺那樣三跪九叩的時間是無比的漫長,我始終合掌,無意識的前後擺動,我很想再跟天公伯說一些話,但喉嚨卻乾乾的,並且腦中像有熱蒸氣一樣膨大使我無法思考,混亂的場面,我僅能感覺那深深的、清晰的想要趕快結束的心。
    「這不會好了。」這樣的五個字,醫生說得斬釘截鐵,也許對他而言那不是他的第一次,但對我而言,這卻是我的第一次,而且,唯一的一次。將近六個月撐拐杖的煎熬,我所付出的努力只喚回這樣五個字;奮不顧身的運動家精神,我所拼命的一切最後成了我致命的傷痛。每一節體育課,看著被鐵窗切割成幾何圖形的天空,聽著同學們打球的笑聲,竟像一根根針扎在我心上;我總是看著座位旁的柺杖,告訴自己:「你很快就不會需要它了,你一定會好起來的」,當豔陽被日光燈取代,微風被電扇頂替,紅土操場被水泥地殖民,我總告訴自己,我會回去球場的,我會的。體育課回來的同學,個個告訴我,球場一定有位置等我回去……而今,被宣判死刑,要我以後如何面對,如何安慰?
    那天,我哭了。六個月的壓抑化為一種無邊懊悔,我問媽媽:「我只是想做好本份,我只是盡力去接一顆球,為什麼會這樣?」每天看爸媽四處打聽良醫,甚至只是為了換藥而往返於台南及高雄,我突然覺得自己,好不孝。媽媽的眼淚在眼眶中晶瑩打轉,她說:「你不要這樣,我會心疼」……
    拜天公總共三回,第三回,我在冉冉白煙中看見阿公的背影,突然領悟:十七與七十的差別,只有一條韌帶和一些軟骨。我看著默默上升的香,感覺護膝正緊緊貼著我的膝蓋,用力固定我那不穩固的軟組織,我突有種感激;似乎這樣的溫度,一直一直,在默默提醒我什麼;只是在這樣茫茫中,眼前只有親人跪著的虔敬背影,我才突然明白了什麼。我持香,心裡默唸:「天公伯阿,我感謝您再度賜予我行走的能力,讓我對生命中的一切更懂得珍惜,天公伯阿,我求您使我們全家平安快樂健康,也許我仍舊無法釋懷,但也許這一切自有安排吧!我仍舊希望您賜給我一個奇蹟,我仍舊希望,在往後您的每一個誕辰,可以是跪著,向您祝壽。」
    最後一次三跪九叩後,拜天公的儀式完成。在離開阿嬤家時,我感覺自己,也完成了某種儀式……。


老師的評語:文字真摯自然,運用得宜;將民俗活動與人倫親情、自我反思貫串起來,藉由一次刻骨銘心的受傷,層層自剖,完成了療癒的過程。全文直視內心,隱約中透露人生雖然酸澀,但也換來了圓熟而踏實的體驗,洵為佳作。

   

相關檔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