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討論
秦晉圍鄭發生在西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鄭國做了兩件對不起晉國的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西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是楚國大敗。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但仍未感化晉國。
晉國為什麼要聯合秦國攻鄭呢?因為當時秦國也要爭奪霸權,也需向外擴張。發生在西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擴張的欲望,於是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魯僖公二十八年(西元前六三二年),晉、楚為爭霸權,爆發了城濮之戰;楚敗,晉因而稱霸諸侯。鄭在城濮之戰中曾出兵助楚,加上先前晉文公流亡在外時,受過鄭的冷落,新仇舊怨,終於使晉文公有聯秦圍鄭的軍事行動。區區鄭國,絕對不是晉、秦兩強的敵手,在這危急存亡的關頭,鄭文公起用燭之武為說客,燭之武憑著他對晉、處理歷史恩怨和現實利害的洞悉,加上具有說服力的語言技巧,終於說服了秦穆公,使他單方面撤軍,還出兵助鄭防守。如此一來,晉、秦聯軍瓦解,晉也只好撤兵,而鄭國終能化險為夷,安渡難關。
本文所記即此一歷史事件,全文可分五段:
首段記秦、晉聯合圍鄭,為全文營造了一種山雨欲來、泰山壓頂的緊張氛圍。這其中有兩點值得注意:其一是圍鄭乃出於晉國的主動,「無禮於晉,且贰於楚」都是晉、鄭的恩怨,與秦無干;其二是晉、秦雖聯合圍鄭,但其軍隊一北一南,並未有統一的指揮系統,可說是雖合實分、各自為政。第一點是戰爭的起因,第二點是聯軍的態勢,作者在本段著意於此,似乎有意暗示:燭之武的分化離間的言辭,正是針對此種狀況而說,也正有它可乘之隙,他的說服工作有著相當好的成功的機率。
二段記鄭國內部的因應。本段在文章技巧上值得注意的有二:其一是佚之狐的話,有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對於國家危機的高度警覺(「國危矣」),派燭之武為說客的建議,這是承上,亦即回應首段所鋪陳的危急形勢。派燭之武為說客的建議及「師必退」的預測,又成為以下文字的張本,這是啟下。其二是對比手法的運用。燭之武原本存在著的一些怨望—在這之前不被鄭伯重用的怨望,由於鄭伯的引咎自責,動之以利害,而前嫌盡棄;因此,鄭國內部是在大敵當前的情況下,君臣和衷共濟、休戚與共。這和首段晉、楚動機強弱不一,結合鬆散的情況,正成一強烈對比,而晉軍不能得逞,鄭國將得保全的結局,在此似乎也已先伏一筆。
三段記燭之武對秦伯的說辭,是全文的高潮,也是最精采的部份。燭之武的說辭可分兩方面來了解:其一是亡鄭無益於秦而有利於晉,利晉即有害於秦。所以說「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而「亡鄭」只是「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其結果將至於「闕秦以利晉」。為了落實這樣的說辭,他還翻晉惠公忘恩食言的舊帳,以加深秦伯原有的對晉的不滿,並且暗示秦伯:晉國是不可靠的。其二是
說之以利,但卻僅許之以「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這種小利,全段重點在曉之以害,這主要是燭之武洞悉了晉、秦兩強在當時的矛盾,極力從其矛盾關係中施展攻心之計;而全段八次提到「君」,似乎處處在為秦著想,而不是為鄭著想,更增強了說辭的親切和感染力,所以「秦伯『說』」似乎也是勢所必至、理所必有的反應了。
四、五段記結局。五段晉文公的話,反映出一個霸主的自我期許,可見其成功自有原因。
從全文的結構來看,一、二段為起局,四、五段為結局,三段為高潮,呈現出一種對稱之美;而通過前後的對比、承應,使得全文環環相扣,密不可分,是非常嚴謹的。
賞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藝術性: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燭之武,作者通過他的語言,不管是牢騷,還是說辭,都表現了他不僅能言善辯,而且深明大義、機智勇敢。特別是說秦時的舉重若輕、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體現了一位出色的辯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寫。佚之狐的推薦、鄭伯的自責,退秦師的事實,都從側面烘托了這個人物。
志士•勇士•辯士——燭之武形象分析
在《燭之武退秦師》一文中,燭之武這一人物形象可以說是相當豐滿的。文章通過簡明生動的語言,充分展示了他的“志士”、“勇士”,特別是“辯士”的性格。
一、志士。
燭之武的外交才能通過佚之狐的話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一個“退”字,盡顯燭之武的才華。由於長期未被重用,燭之武滿腹牢騷與委屈溢於言辭,以至於以“老矣,無能為也已”來推辭。但鄭伯的一番誠意和對國家形勢與個人利益關係的透徹分析,最終感動了他,他決心以國家利益為重,出使秦師。這足以說明他是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二、勇士。
兩方交戰,生死未卜;出使秦師,成敗難料。燭之武“夜縋而出”,勇入秦營,其知難而上、義無反顧的冒險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三、辯士。
燭之武在到了秦營之後,面對強敵,不卑不亢,侃侃而談。他先論說滅亡鄭國對秦國有害無益,只是增加了鄰國(晉國)。然後承諾,保存鄭國將會對秦國大有好處,“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這是鄭國請求秦國退兵所施予秦國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對方感興趣,以權衡利弊,又不失本國尊嚴。一番利誘之後,燭之武就從秦晉的歷史關係入手,揭示出晉君過河拆橋、忘恩負義的本質,公開挑撥秦晉兩國關係;並且用發展的眼光,引導秦伯認識到晉的貪婪會給秦國帶來的危險,這就使秦伯認識到晉是敵而非友,並最終和鄭國結盟。這樣一來,“攻守之勢易矣”。燭之武一字未提鄭國的利益,卻成功說退秦師,充分展現了他的“辯士”形象。“辯士”形象是燭之武形象的核心。
所以說,《燭之武退秦師》一文展示的燭之武是一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是一個勇於出使,直入敵營的勇士,是一個機智善辯的辯士、外交家。.
在秦晉兩國兵臨城下,千鈞一髮之際,鄭國老臣燭之武赤膽忠心,隻身深入虎穴,對秦穆公剖析陳辭,雄辯地證明滅亡鄭國對秦國不但絲毫沒有益處,反而會增強晉國這個潛在對手的實力,只有保存鄭國,秦才能得到好處。這樣就達到了分化瓦解敵軍的目的,使秦鄭兩國化干戈玉帛,從而使鄭國轉危為安。
本篇見於『左傳』僖公三十年(西元前六百三十年)。在僖公二十八年發生的城濮(在今河南陳留縣)之戰中,晉文公戰勝楚國,建立了霸業。僖公二十九年,晉、周、魯、宋、陳、蔡、秦在翟泉(今河南洛陽)會盟,晉國在會上『謀伐鄭』。僖公三十年,晉國和秦國合兵圍鄭。圍鄭對秦國沒有什麼好處,鄭國大夫燭之武看到這點,所以向秦穆公說明利害關係,勸秦穆公退兵,然後鄭、秦結盟,讓秦國在鄭國駐軍,秦穆公因此退兵,晉文公也只得撤退,一場戰爭被瓦解了。
本篇以對話著名。有鄭文公與燭之武對話,有燭之武與秦穆公對話。燭之武對鄭文公的話裡有話;對秦穆公說的話,完全看到秦、晉間的矛盾,看到圍鄭對秦、晉間的利害,所以能打動秦穆公。最後寫子犯請擊秦軍,晉文公不同意,這裡預伏後來的秦晉殽之戰。
本文為敘記類古文。記敘秦、晉大軍壓境,聯合圍攻鄭國,鄭國派燭之武出城,遊說秦穆公的故事。燭之武了解秦、晉之前的利害,欲退秦軍,只有製造兩國之間的矛盾。於是,分析形勢,曉以利害,終於說服秦穆公,下令單獨撤兵,瓦解攻勢,使鄭國轉危為安。秦國雖失信於晉,晉文公卻以伐秦為不仁,不智,不武,而搬師回國。可見一念之善,不僅消弭一場戰爭,更見大國風範。
相關閱讀
燭之武退秦師的結構美
(一)兩起兩收的對稱美
縱覽全篇,首先會感到行文佈局謀篇的對稱美,。全文共計五個自然段,根據事件進程,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一二自然段為第一層(略寫),第三自然段為第二層(詳寫),四五自然段為第三層(略寫),整體呈現“二一二”的結構佈局。第一自然段寫“攻”:秦晉聯合,大軍圍鄭,來勢洶洶,銳不可擋;鄭國岌岌可危,朝夕難保。第二自然段述“守”:國難當頭,命懸一線,鄭國君臣驚慌失措,一籌莫展,燭之武臨危受命,勇赴國難。這兩個自然段分別從矛盾衝突的雙方入手,寫“攻”述“守”,秦晉聯合而鄭國孤危。中間一段是全文主腦部分,詳敘燭之武遊說秦伯、離間秦晉,曉之以弊,誘之以利,娓娓道來,步步進逼,說得秦伯心悅誠服,從而改弦易轍。末尾兩段分別從秦晉雙方落筆,先寫秦方背晉盟鄭,班師回朝;再寫晉方審時度勢,因孤立無援,只好撤兵後退。前面是秦晉聯合而鄭國孤危,結尾是秦晉背約,秦鄭結盟而孤立晉國。兩段起,兩段收,首尾簡潔,中間飽滿,呼應對稱,精警圓美。
(二)離合變幻的對稱美
秦晉聯盟,貌合神離,鬆散虛幻,缺乏堅實的結盟基礎,和統一的指揮調度,這從第一自然段的簡潔敍事,可以看得出來。秦晉圍鄭的原因有二,一是鄭“無禮于晉”,二是鄭“貳于楚”。二者全屬晉鄭宿怨而與秦無關,秦軍不過是作為盟友援軍被牽扯進來,為秦晉所用而已。“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圍攻鄭國,秦晉駐軍又分列兩處,且相距遙遠。從空間上來講,這也就為下文燭之武的離間秦晉及秦鄭的秘密接觸不易為晉人及時掌握提供了可能,也從側面說明秦晉圍鄭缺乏周密的軍事部署和統一的指揮調度,很有可能是利令智昏,各有所圖。至於主體部分寫到燭之武離間成功,更是證明了秦晉結盟的脆弱鬆散,不堪一擊。相反,鄭國君臣內部力量的整合配置就大不相同。當強敵壓境,國勢孤危之時,勢單力薄的鄭國雖然有內部矛盾(燭之武的英雄末路、壯志未酬與鄭伯的有眼無珠、埋沒人才之間的衝突),但君臣之間卻能夠捐棄前嫌,團結協力,同仇敵愾,共赴國難,這種“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的凝聚力,是強大秦晉所缺乏的。強國結盟的貌合神離、脆弱鬆散,與鄭國內部君臣的同心協力、一致對外,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正是在這種對比衝突中,文章更有力地凸現了主人公燭之武的超群才幹和驚世智慧。
(三)不露痕跡這對應美
全文的情節結構可以說是裏應外合,前呼後應,一線貫穿,層次井然,敍事張馳有度,圓美雋逸。首段埋設伏線,伏線有二,一是圍鄭原因:“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二是兩軍陣列態勢:“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從原因上講,秦晉圍鄭,以晉為主,秦為輔,且與秦無關,秦國完全沒有必要死心踏地增援晉國。這就為燭之武的巧言離間提供了可乘之機,也為鄭人化敵為友,爭取秦國準備了先決條件。而秦晉駐軍分列兩處,缺乏周密部署和統一指揮,這既為燭之武的離間秦晉和秦鄭的暗中勾通提供了便利,因而也就使鄭國的計畫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有了以上鋪陳,文章自然地進入主幹部分,“說辭為一篇之主”,這段說辭分四層展開。首先,指出“亡鄭”只能“陪鄰”,即擴張晉的勢力範圍,而于秦無益,因為秦鄭之間隔著一個晉國,即使滅了鄭,秦國也不可能跨越晉國,而將鄭國納入自己的版圖。這種態勢,一經點明,秦人是不可能不折服的。那麼,反之又如何呢?所以第二層便反說,指明若舍鄭不攻,秦國向東發展,反而有了一個補給軍糧的通道,于秦無害而實惠,這一點對地處偏僻西隅,而又時時也在圖謀向東擴展的秦國來說,無疑極具誘惑力,自然也易於為秦君所接受。但作為說客,燭之武不能不估計到另外一種可能性,那就是晉獨佔鄭的同時,許秦以割讓晉國西部部分土地作為交換條件,以換取秦國的支持,因此,第三層便引晉背秦約為例,說明晉背信棄義,朝令夕改,不可信任,徹底破除秦對傳統盟國晉的幻想。至此,利害得失已說得十分明確了,但燭之武猶嫌不足,再推進一層,指出亡鄭的結果不只是“陪鄰”,更主要的是,晉國強大以後,貪欲更大,向東亡鄭之後,勢必向西擴張,因而“闕秦”便勢所必然。四層意思,三層言害,一層言利,語語在理,句句動心,尤其是說晉不可信任和肆其西封勢必闕秦兩層,令人毛骨悚然,不能不使秦穆公為之震動,有撥雲見日之感了。
燭之武的遊說終於收到他預期的效果,“秦伯說(悅),與鄭人盟。”不只如此,還留下將士為鄭鎮守,以防備晉軍入侵,自己則率軍回國。晉人見秦人背約,大勢已去,儘管心中憤憤然,但多方權衡之後,也不得不撤兵。
由上可知,開篇的兩處伏筆,實際上成了貫穿全文的線索,事態的發展,燭之武的說辭,乃至最後的結局,無一不為這伏筆所牽制。文章正是在這種若隱若現的伏線貫穿下,將事件記敍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針密線合,天衣無縫。
(四)三抑三揚的情節美
《燭之武退秦師》除去主體說辭部分層層深入、步步緊逼之外,首尾幾個自然段的敍事,儘管文字簡潔,可是情節的推進變化卻是波瀾起伏,扣人心弦。總體來說,其情節結構可以概括為“三抑三揚的情節美”。
開篇寫秦晉聯合,攻城占地,直逼鄭都,大有來勢兇猛,銳不可擋之勢,鄭國勢單力薄,岌岌可危,朝不保夕,讀者自然會為鄭國命懸一線而捏一把冷汗(抑)。第二自然段寫佚之狐慧眼識英雄,關鍵時刻薦舉燭之武出使秦軍,“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簡簡單單的十四個字,讓我們從一個側面看到,燭之武是一個可以解民於水火,救國於倒懸的亂世奇才。“必”,一定,勢必之意,說明佚之狐對燭之武的深刻瞭解,和對其智慧才幹的堅信不疑。讀到這裏,我們又感覺到鄭國安危繫於一人,萬民生死繫于一行的些許希望(揚)。這是一抑一揚。
燭之武應召進見鄭君,卻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七十老朽,屈居“圉正”(相當於弼馬溫之類的官職),英雄末路,壯志未酬,自然免不了牢騷滿腹,自責自怨。他是臨陣退卻,還是義無反顧?讀者不禁又為他,更為鄭國的命運擔心(抑),及至鄭伯反躬自省、自責致歉,進而曉喻大義、點明利害時,這份誠懇自責,這番透澈分析,給燭之武以極大的思想觸動,他終於顧全大局,勇擔重任,我們心神為之一震,鄭國或許有救(揚)?這是二抑二揚。
文章結尾寫子犯建議晉文公擊秦,在這個秦背晉約、援助鄭國的敏感時刻,這種原本就不牢實的盟國關係,充滿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潛在危險。讀之令人心神倍感緊張,似乎“山雨欲來風滿樓”(抑),可是晉文公一番“不仁、不知、不武”的理性分析和清醒判斷,果斷地拒絕了子犯的建議,並最終撤軍後退,這又讓我們心神舒緩,緊張化為輕鬆(揚)。這是三抑三揚。
綜上所述,《燭之武退秦師》的敍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張弛有度,曲折多變,這也是其情節吸引人的一個重要原因。
認識左傳
《左傳》是中國第一部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史,為“十三經”之一。因為《左傳》和《公羊傳》《穀梁傳》都是解說《春秋》而作,故又稱作“春秋三傳”。
《左傳》大約成書於戰國初,與《國語》成書時間差不多,二書在思想傾向上與基本一致,《左傳》比《國語》有新的發展,民本思想更加鮮明。
《左傳》中記了眾多的歷史人物,不論其地位貴賤,職務高低,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時代社會各階級、階層的成員,有天子、諸侯、卿士、大夫,也有將相、武臣、學者,有說客、良醫、商賈、娼優,也有宰豎、役人、盜賊、俠客等。各種歷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較詳細的事蹟記錄或鮮明的形象描繪。整部《左傳》,猶如一幅人物層現疊出的彩畫長卷,展示了風雲變幻的春秋時代的社會歷史面貌。
《左傳》的基本思想
1.《左傳》具有更加鮮明、突出的民本思想。《左傳》表現了民重於天、民為神之主、民重君輕、民為邦本的觀點,比較重視民心的向背及民眾輿論和民意,即重視人民的意志、人民的力量。2.《左傳》也把握著儒家的禮仁思想及倫理道德觀念,並常作為評價歷史人物的一種尺度。3.此外,《左傳》還熱情歌頌了一些有作為的政治家和有愛國思想的人物,揭露批判了統治者的殘暴荒淫。4.同時《左傳》也有許多宣揚大道鬼神、吉凶災祥的內容。
《左傳》的藝術成就:
1.《左傳》散文藝術最突出的成就是長於敍事。2.《左傳》注重文章的結構和選材。3.《左傳》尤其善於描寫複雜的戰爭。4.《左傳》的另一突出成就是善於寫人。作者通過政治、軍事、外交等活動的描述,刻畫了許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5.《左傳》的語言簡練含蓄,富於文采,言近旨遠,辭淺義深,尤工於外交辭令。在文學語言的運用上有很高的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