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天地自學天地

【點閱數:1,969】

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那一刻,我被理解

導覽

白居易〈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一句話,同理了琵琶女,讓琵琶女得到被理解的療癒,因而再彈奏一曲,「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這一曲的琴音是為知音盡抒心聲,曲調中想必抒發了多年來的悲傷與淒涼。在我們的生命中,都曾遭遇過苦與痛,且在被同理、理解的時刻,讓我們感覺到不再是孤軍作戰,而能療癒傷痛,有力量再往前行。

內容

※請閱讀下面文章,回答問題:

同理心是深刻的懂他人的痛

  同理心並不能解決任何人們所認為的問題,同理心的重要之處,乃在於建立一份信任的關係。並且透過同理心,陪伴者使用自己本身的覺知,回應給被陪伴者他的處境與狀態,與他所經歷到的情感歷程。

  當人遇到困擾與問題時,會傾向使用過去已知、使用過的方式來因應。當遇到超過個體所能因應的範疇,而過去的因應方式都不堪使用,人就會發生危機,遇到人生的逆境與並產生困擾。但人都有抗拒之心,想要否認逆境與困擾的發生,也會拒絕接受令他痛苦的事實,對於那些陌生的處境,無法立刻調整自己去應對陌生的處境。

  痛苦的人需要有人陪伴,也需要有人參與在這一段不容易的過程,看見他的生命真真切切遇到的苦與痛,也看見他的摸索與掙扎的深刻面貌。人都需要這一份的陪伴與參與,需要一個真正懂他的人。

  而這一份懂,就是建立在同理心上。

  因此,若沒有懂,沒有體會到對方生命核心中所在乎、所追求、所不放棄的渴望,及期待被滿足的需求,那麼,你所輕易給出的建議與看法,可能只是一份干擾,與過度評價的傷害。而我們的社會,無情與自以為是的評斷,從來沒減少過。

  而同理心是感受的能力,也是感動的能力,能感覺到感受的存在,也能被感受撼動,這需要有一顆柔軟的心,而不是一顆頑強與堅固的心。所以,真正的同理心可以使人獲得力量,與一份與人的連結。

  一個陪伴者,必須選擇成為一個有感受、也有溫度的人。奉獻自己的覺知,讓自己可以接受另一個生命的憾動,也接受另一個生命與他的生命共同交織出對生命的領悟與理解。

──改寫自蘇絢慧《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

 

問題一:根據上文敘述,一個無法同理他人苦痛之人,面對他人的傷痛,他可能的想法與行動為何?而正在受苦的人,面對這些不能同理的言行,他們的感受為何?(文長限100字)

問題二:在我們的生命中,都曾遭遇過苦與痛。當痛到不能呼吸時,我們期盼有個人能「懂我」、「理解我」的傷痛,並且以最合適的姿態陪伴著我們。就算問題一時不能解決,但這樣「被同理、理解」的時刻,能讓我們感覺到不再是孤軍作戰,而能療癒傷痛,有力量再往前行。請以「那一刻,我被理解」為題,寫作一篇短文。敘述一件你因為被同理、理解而度過傷痛的歷程,並說明你的感悟。(文長300-400字)

 

教學設計由彰化成功高中 蔡淑姿老師提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