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作者簡介 導讀 學科中心資源 數位資源
【點閱數:9,199】

現當代名篇現當代名篇

孔乙己

  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魯迅於清德宗光緒七年(1881年),出生在紹興周氏望族,卒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其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當過江西知縣以及北京內閣中書。魯迅在這樣書香家族中成長,六歲便被送到紹興最有名的「三味書屋」接受傳統私塾教育,遍覽歷史、文化經典等書籍。然而十一歲時,祖父因替鄉人向主考官行賄入獄,父親亦於十五歲時因病身亡,從此家道中落。因此魯迅不得不選擇當時朝廷開辦且又免學費的西式學堂就讀,在十八歲時,魯迅進入了「南京江南水師學堂」就讀,開始接受西方進化論思想的觀念,並大量閱讀外國文學和社會科學,同時改名為「周樹人」。
  1902年,魯迅赴日本仙台讀醫學校,因時值日俄戰爭,課間放幻燈片,參雜在家鄉土地上進行的日俄戰爭,中國人被日軍俘虜殺頭的幻燈片,而影像中其他圍觀的中國人,一臉麻木,至此在魯迅心中深深地下定決定:學醫是為救國人殘弱的身體,但眼前中國人最急切需要被醫治的是心靈,與其學醫,不如執筆揭露社會病因,療救國民的身心為要。因此魯迅開始翻譯、寫作,在1909年回國後,歷任杭州浙江師範學堂、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廈門大學等校教職。
  魯迅是中國最早以新式小說語言撰寫小說者,也被公認為「中國新文學之父」。他在民國七年(1918年)首次以「魯迅」筆名於《新青年》發表新文學運動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批判中國傳統禮教吃人。同年發表〈孔乙己〉,民國十年(1921年)再發表〈阿Q正傳〉,皆為其重要著作篇章。魯迅曾經以「鐵屋子」作為「中國」的比喻,以無窗戶鐵屋子裡的人描述中國人,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打破鐵屋子,喚醒昏睡其中奄奄一息的中國人。魯迅曾經這樣形容自己:「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其寫作動機是為「以文藝改造人心」,他深信國民精神健全,國家民族就能興盛,因此他寫作關注的焦點為:如何是理想的人格?中國民族最缺乏什麼?病根何在?書寫中國國民性,企圖改革。其文風充滿戰鬥精神,嚴峻犀利。前期創作以小說成就最大,後期主要從事雜文、新詩等創作。
  小說集《吶喊》、《徬徨》、《故事新編》。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三閑集》等。散文《朝花夕拾》等。新詩《野草》等。學術著作《中國小說史略》。後人將其著作編纂為《魯迅全集》。
 

相關影片
回列表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