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第1段
項脊軒,舊南閤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前闢四窗,垣牆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舊時欄楯,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段落語譯
項脊軒,是我家原先南邊的小屋。室內面積只有一平方丈,可容一人居住。這間百年老屋,灰塵與泥土常從屋頂上的縫隙,滲漏下來,雨水也常往下流瀉,每次想挪動桌子,環顧四周都找不到可以安置的地方。加上屋門朝北,房內照不到太陽,一過中午,室內就暗了下來。我稍微修補了屋頂,使屋子不再滲漏,並在屋前增開四扇窗戶,在院子四周砌上圍牆,用來迎受南面照過來的日光,日光經這面牆反射進屋,屋內才明亮了起來。我又在庭院中栽種蘭花、桂樹、竹子等植物,舊有的欄杆,也就增添了景致。借閱的書籍堆滿了書架,我時而低頭,時而抬頭地長嘯低吟,有時靜悄悄地獨自默坐著,可以聽到自然界的各種聲響。庭前、階下非常寂靜,小鳥不時飛來覓食,人來了也不飛去。每月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掛,月光照耀半邊的牆,桂影映射在牆上,疏疏密密的,微風一吹,樹動影搖,優美動人。
.原文第2段
然余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踰庖而宴,雞棲於廳。庭中始為籬,已為牆,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於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於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余泣,嫗亦泣。余自束髮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段落語譯
然而我居住在這裡,有很多喜悅的事,也有很多悲傷的事。在這之前,院子南北相通,是一體的。等到伯父、叔父們分家後,庭院內外設置了許多小門牆,到處都是。東家的狗對著西家叫,客人得越過別家的廚房,才能赴宴。雞棲宿在廳堂之中。院子一開始是用籬笆隔開,後來改築起圍牆,總共變動了兩次。家裡有位老婆婆,曾居住在軒中。這位老婆婆,是我已逝祖母的婢女,在我家當過兩代人的奶媽,先母在世時待她很好。軒的西邊連著內室,先母曾到過小屋。老婆婆時常對我說:「這個地方,是你母親曾站過的地方。」老婆婆又說:「你姐姐小時候在我懷裡,呱呱地哭,你母親聽見了就用手指輕敲著門板說:『孩子冷嗎?想吃東西嗎?』我就在門的另一邊應答她。」話還沒說完,我就掉下淚來,老婆婆也哭了起來。我從束髮成童後就在軒中讀書。有一天,祖母來這裡探望我說:「我的孫兒,好久沒見到你的身影了,為什麼成天默默地關這裡,真像個女孩子呢?」等她離開時,用手輕輕把門關上,自言自語地說:「我們家的人讀書,很久沒有取得功名了,這個孩子日後的成就,應該可以期待吧!」不一會兒,她又拿了一支象笏過來,對我說:「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間拿著上朝見皇帝用的,將來你應當用得上它。」回顧往日的這些事,好像昨天才剛發生,真叫人長聲悲號不已啊!
.原文第2段
然余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踰庖而宴,雞棲於廳。庭中始為籬,已為牆,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於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於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余泣,嫗亦泣。余自束髮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語譯第1段
項脊軒,是我家原先南邊的小屋。室內面積只有一平方丈,可容一人居住。這間百年老屋,灰塵與泥土常從屋頂上的縫隙,滲漏下來,雨水也常往下流瀉,每次想挪動桌子,環顧四周都找不到可以安置的地方。加上屋門朝北,房內照不到太陽,一過中午,室內就暗了下來。我稍微修補了屋頂,使屋子不再滲漏,並在屋前增開四扇窗戶,在院子四周砌上圍牆,用來迎受南面照過來的日光,日光經這面牆反射進屋,屋內才明亮了起來。我又在庭院中栽種蘭花、桂樹、竹子等植物,舊有的欄杆,也就增添了景致。借閱的書籍堆滿了書架,我時而低頭,時而抬頭地長嘯低吟,有時靜悄悄地獨自默坐著,可以聽到自然界的各種聲響。庭前、階下非常寂靜,小鳥不時飛來覓食,人來了也不飛去。每月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掛,月光照耀半邊的牆,桂影映射在牆上,疏疏密密的,微風一吹,樹動影搖,優美動人。
.語譯第2段
然而我居住在這裡,有很多喜悅的事,也有很多悲傷的事。在這之前,院子南北相通,是一體的。等到伯父、叔父們分家後,庭院內外設置了許多小門牆,到處都是。東家的狗對著西家叫,客人得越過別家的廚房,才能赴宴。雞棲宿在廳堂之中。院子一開始是用籬笆隔開,後來改築起圍牆,總共變動了兩次。家裡有位老婆婆,曾居住在軒中。這位老婆婆,是我已逝祖母的婢女,在我家當過兩代人的奶媽,先母在世時待她很好。軒的西邊連著內室,先母曾到過小屋。老婆婆時常對我說:「這個地方,是你母親曾站過的地方。」老婆婆又說:「你姐姐小時候在我懷裡,呱呱地哭,你母親聽見了就用手指輕敲著門板說:『孩子冷嗎?想吃東西嗎?』我就在門的另一邊應答她。」話還沒說完,我就掉下淚來,老婆婆也哭了起來。我從束髮成童後就在軒中讀書。有一天,祖母來這裡探望我說:「我的孫兒,好久沒見到你的身影了,為什麼成天默默地關這裡,真像個女孩子呢?」等她離開時,用手輕輕把門關上,自言自語地說:「我們家的人讀書,很久沒有取得功名了,這個孩子日後的成就,應該可以期待吧!」不一會兒,她又拿了一支象笏過來,對我說:「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間拿著上朝見皇帝用的,將來你應當用得上它。」回顧往日的這些事,好像昨天才剛發生,真叫人長聲悲號不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