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古典名篇閱讀

【馮諼客孟嘗君】

  出自戰國策齊策。本文敘述馮諼為孟嘗君買義的過程,顯示戰國策士的謀略。
  戰國時期各國盛行養士之風,士成為社會上一種特殊勢力。最著名的養士者如齊國的孟嘗君,趙國平原君,魏國信陵君,楚國春申君(以上號稱戰國四公子)秦國呂不韋等,都廣招門客至數千人,極力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本篇所記,就是孟嘗君禮待食客者馮諼,馮諼知恩報答,為孟嘗君出謀策劃,奔走效勞,使孟嘗君既獲美名,又得實益的故事。其中矯命燒債券之舉,雖然目的是為孟嘗君收買民心,但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是有一定進步意義的。關於這則故事,(戰國策)和(史記)的記載頗有出入。
  本文記敘出身貧窮的馮諼寄食於孟嘗君的門下,開始受到人們輕視,三次談鋏而歌表示感嘆,後來在幫助孟嘗君焚卷市『義』,迫齊王復相,建宗廟於薛等『營造三窟』的工作中,表現出卓越的政治才能,鞏固了孟嘗君的地位。文章反映了士在當時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全篇情節曲折而波瀾起伏,步步引人入勝之致。
  本文可分六段。首段記馮諼寄食於孟嘗君門下,種種需索,孟嘗君都一一的滿足他。二段記馮諼自薦,替孟嘗君到薛地收債,並矯命燒券,免薛地人民之債,為孟嘗君市義,收攬民心。三段記孟嘗君罷官回薛,見到馮諼市義的效果。四段記馮諼魏孟嘗君由梁造勢。五段記孟嘗君復位,並依馮諼之策,請先王之祭器以立宗廟。六段記馮諼之計,使孟嘗君在齊為相數十年,使終無禍。

現當代名篇閱讀

【白玉苦瓜】

   本詩是首詠物詩,歌詠收藏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裡的藝術品「白玉苦瓜」。經過玉匠的雕琢,藝術的轉化,「白玉苦瓜」成為真正的藝術作品,延續且提升了真苦瓜的生命意涵。而余光中認為「瓜而曰苦,正象徵生命的現實」,於是作詩歌詠之。
  余光中六、七○年代的作品通常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表現出濃厚的「中國意識」,詩集《白玉苦瓜》即創作於此一時期。玉匠雕琢白玉苦瓜,余光中歌詠白玉苦瓜,雖然所用的素材不同,但最後都成為永恆不朽的作品。因此,希望能透過欣賞詩歌,讓同學更加瞭解余光中的詩藝,如何在中國文化這塊土壤上生根開花。

線上教室任你學

【大同與小康】

說文體

說賞析

因材網線上資源

教育部因材網
【教育部因材網】

歡迎進入教育部因材網
https://adl.edu.tw/HomePage/home/

 
教學影片
2022因材網高中國語文四學模式「李清照其人其詞其論」教學示例

 
2022因材網高中國語文教材簡介與使用心得

 
2023年自主學習節——公開授課 臺南女中張珮娟老師

素養導向教學與多元評量

【教學設計】一起來追劇!從課文到劇本的華麗變身──〈桃花源記〉讀者劇場設計與實作

  當課文變成劇本,教室轉為舞台,學生化身為故事中的角色,全班就來場即興演出吧!教室小劇場不須有舞台布景,沒有琳琅滿目的道具,不追求表演技巧,更無須背誦台詞,手持劇本,全班一同欣賞聲情與想像飛馳的讀者劇場,成為國文課裡動人的風景。
  劇本的基底是「故事」,因此選擇具備人、事、時、地、物元素的記敘文來進行改寫,最能無縫接軌。〈桃花源記〉是東晉陶淵明晚期的代表作品,是高中國語文課程必讀經典,「桃花源」一詞已成為「理想國」或「烏托邦」等樂土的代名詞。生活中「桃源」的意象更被轉化為流行歌曲、戲劇表演和樂活行旅取材的來源,是你我不言而喻的共同符碼。因此,跟著漁人誤入桃花源的經典故事來探尋關於理想與美好的意義,融入戲劇元素,追一場現代漁夫的奇遇之劇,進行文本到劇本的華麗變身。
  從文本到劇本是一場解構又重構的再現。如何將課文轉化為劇本,除了選材外,其次是劇本的敘事結構和角色分析。協助學生應用敘事結構,撰寫故事大綱,並使用戲劇教學中的提問角色法(hot-seating)與耳牆(overheard-conversations)來進行角色分析和探究,進而梳理鋪展出劇本的脈絡和對白設計。再來是提取學生生活經驗,深化反思,使劇本的改寫兼具生活情境,融合生命課題。最後安排展演活動,提高學生的投入與參與,以小而美的文學劇場形式,綜整聽說讀寫的能力,感染想像和陶冶情感,達到多元智能的高度展現。
  「〈桃花源記〉讀者劇場的設計與實作」規劃於國文必修課程實施,共計五節課。筆者精簡劇本編寫理論,以戲劇教學活動探究文本,擇取主題、人物、情節和對白四大元素,建構劇本創作鷹架,引導學生完成三幕的微劇本,並於課堂中展現讀劇成果。期待教案的設計能為傳統經典注入現代化的元素,觸發思考與學習的感動力。

2025-02-20
【點閱數:918】
2025-01-03
【點閱數:867】
2024-12-18
【點閱數:1,267】
2020-06-04
【點閱數:2,840】

作者:北一女中退休教師 孟慶玲老師

 

今月照古道《肆》目錄

一、編者序                     孟慶玲

二、習作目錄

三、古文閱讀心得習作1─15       96年三儉真

四、古文閱讀心得習作16─30      98年三孝書

五、我與古文閱讀心得習作        96年三儉真.98年三孝書

六、尚未習作之選文

 

2020-05-27
【點閱數:1,751】

作者:北一女中退休教師 孟慶玲老師

 

今月照古道《參》目錄

一、編者序  孟慶玲

二、習作目錄

三、古文閱讀心得習作1─15   97年三愛御

四、古文閱讀心得習作16─30  98年三孝書

五、我與古文閱讀心得習作   98年﹝上﹞三愛御.98年﹝下﹞三孝書

 

2020-02-17
【點閱數:1,617】

作者:北一女中退休教師 孟慶玲老師

 

目錄

  一.老師說          孟慶玲

  二.金針度人孟姊書      游喚

  三.古文閱讀心得習作感想   95年三儉真.97年三善莊

  四.孟慶玲簡介

  五.習作目錄

  六.古文閱讀心得習作1─15    95年三儉真

  七.古文閱讀心得習作16─30  97年三善莊

文法與修辭二、省略句
2013-09-05
【點閱數:12,536】

二.省略句

語具中的某些成分或上下文省略,或作者書寫時省略。

文法與修辭四、假設句
2013-09-05
【點閱數:13,710】

四、假設句

從句提出假設,主句說明後果;主句能不能成為事實,要看從句而定。通常從句用連詞:如果、茍、誠、使、令、向使、向、向令等字,主句則用:則、將等字。

文法與修辭(五)誇飾
2013-09-30
【點閱數:15,732】

定義:語文中誇張舖飾,超過了客觀事實。

文法與修辭(六)譬喻
2013-09-30
【點閱數:17,903】
定義:一種借彼喻此的修辭法,凡二件或二件以上的事務中有類似點,說話作文時運用「那」有點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方說明「這」件事物的,叫譬喻。
1
〉明喻:凡喻體、喻詞、喻依三者具備的譬喻。
2
〉隱喻:凡具備喻體、喻依,而喻詞由繫詞如「是」「為」等代替者。
3
〉略喻:凡省略喻詞,只有喻體、喻依的譬喻。
4
〉借喻:凡將喻體、喻詞省略,只剩下喻依。

問題一、上圖描繪以群體為主的職場冷暴力,請根據圖中線索分辨出受害者與加害者,並依據上文說明理由。文長150字為限。(占4分)

問題二、

  人是群聚的動物,當身在群體之中,個人的思考與行為容易受到局限與影響,為了群體的秩序與和諧,人們往往選擇跟隨群體的規範,這即是所謂的「從眾」,在校園或網路世界中,從眾行為時常可見。雖然「群眾力量大」聲勢浩蕩,但群體的行事就可以因多數而等於「正義」嗎?那些在群體中你以為的「正義」,會不會是被害者日夜難安的心理傷害?請參考上列圖文,自訂題目,說明你對從眾行為與冷暴力的看法。文長400字為限。(至多19行)。(占16分)

問題一:

請依據上文,說明「意若思鏡」的作用,以及鄧不利多請哈利不要再去找它的理由。(文長至多80字,4行)(占4分)

問題二:

在魔法世界裡,許多人因為意若思鏡,看見了屬於自己的故事。如果你有一面意若思鏡,照鏡子的時候,你會看見什麼呢?請以「照鏡子,我看見我的……」為題,抒發你的想像與感思,作文一篇,文長不限。(占21分)

問題一、依據上列圖文,說明使用不同載具閱讀時,記憶意識的「記住」與「知道」的不同及造成差異的原因。文長120字以內。(占6分)

問題二、隨著電子書市場蓬勃發展,逐漸改變現代人的閱讀習慣,通勤時的「人手一書」逐漸成為「一機多書」。然而,電子書真的更勝於紙本書嗎?在閱讀載具的選擇上,你會選擇電子書還是紙本書呢?請就你的經驗,寫一篇短文,說明你對閱讀載具的選擇與考量,並闡述你對電子書閱讀效益的看法。文長限 400 字以內(至多 19 行)。

問題一:根據甲、乙二文,請分別說明引文中的父親對孩子有什麼期待?文長限120字以內(至多6行)(占6分)

問題二:成長過程中,總會收到來自長輩的各種期盼:有望子成龍成鳳、有盼望階級翻轉,也有盼望平安康健,常伴左右。在你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你的期盼是什麼?請以「面對家人的期盼」為題,抒寫個人生命經驗,抒發你的感受、變化與思考。(占19分)

學生作品選登遇見(大同高中 邱○薰)
2024-09-02
【點閱數:754】

  在這趟漫長且多變的人生旅途中,我們常常會「遇見」一些不同的人,他們各有不同,可能會因為一個動作或是一段話,在你的心中烙下一片腳印,成為自己心中無法忘懷的人....

學生作品選登遇見(大同高中 簡○芸)
2024-09-02
【點閱數:490】

  人一生當中會遇見多少人呢?而哪些是有緣的貴人?哪些是註定錯過的人?世界廣大無邊,人的生命亦如此短暫,我想,遇見即是上上籤....

學生作品選登遇見(大同高中 黃○誼)
2024-09-02
【點閱數:417】

  國小畢業至今, 又以過了好幾年,閒暇聊時難免會再想起那些曾經的美好回憶,想著想著卻又好像昨天才發生過似的,會有一種想要在一起聚一聚、聊一聊的衝動,但因為升上更高的年級,課業變的更加繁忙、沉重,所以可以見面的機會屈指可數....

TOP